•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让孩子成为戏迷 ——在校园中探寻粤剧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19-06-24 作者:梁雅诗 来源:珠江时报 点击:


    西樵一小粤剧传统戏《猴王借扇》中的猴王活灵活现。
    (受访者供图)


    粤剧爱好者在了解粤剧名家和戏服的知识。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西樵一小的孩子在排练粤剧节目。(受访者供图)


    2018年“粤韵绕古祠”活动优秀节目陆续进社区展演。
    图/特约通讯员梁锦丹


    桂城粤剧粤曲艺术馆内展出的粤剧头饰。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年,万人围住看琼花。”这是一首记录于《佛山忠义乡志》的清代竹枝词,描写了当时粤剧表演的盛况实景。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粤剧正式进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这些年,对粤剧的保护、传承、传播、发展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一种艺术戏曲繁荣与否,观众的多寡是衡量的一个标准。作为岭南文化艺术瑰宝,粤剧的发展与传承一直备受关注。其中,粤剧观众“青黄不接”是粤剧界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没有了观众,就等于没有了前途。”在南海区文化馆副馆长郑艳芬看来,传播是粤剧的发展之道。在曲艺之乡南海,正有一群粤剧工作者在尊重和保护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传承和创新性传播。
     

        观众断层,粤剧未来何去何从

          粤韵悠扬,声声入耳,唱念做打,荡气回肠……每天早上,南海文化公园的私伙局都会准时“上演”街坊熟悉的粤剧粤曲片段,没有戏服的装饰,没有华丽的妆容,只有乐器伴奏和演唱,但晨练的市民依然听得津津有味,听到兴致处,有人会拍手伴奏、跟着哼唱。

          “南海的粤剧氛围非常浓厚,但主要表现在民间私伙局的自娱自乐。”郑艳芬介绍,锣鼓声起,票友们往前一站,一段段粤曲小调顺手拈来。与私伙局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粤剧在南海已呈现出颓势的倾向。其中一大表现是粤剧人才、粤剧剧本的青黄不接。“粤剧真正的忧虑是观众的日趋老化,观众太少,20岁到40岁这一年龄段的观众缺失,断代了。”郑艳芬说。

          相关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是粤剧最鼎盛时期,粤剧观众也最多,产生了粤剧“薛马桂白廖”五大流派。到20世纪50年代,又是粤剧发展的另一个高潮,观众多到不可计数。“那时有一台粤剧演出,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台下观众如云。”西樵镇简村社区老乡贤林润明介绍,旧时村中每逢北帝诞等庆典,必定从广州请来粤剧班子,连做三日三夜“大戏”,借酬神以娱人。

          痴迷,才能做到极致。12岁入行,在粤剧这一行当中浸淫了44年的郑艳芬,至今仍时时刻刻惦记着粤剧。在她看来,粤剧是岭南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具有鲜明艺术特色。其音乐和唱腔从最初“土腔土调”“蛮音杂陈”,至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粤剧独有的“排场”、“例戏”及南派武技等,都为粤剧增添了迷人的艺术色彩。

          今年农历三月三,简村依旧请来了粤剧班子,但观众却寥寥无几。“大部分观众都是我的同龄人。”年近8旬的林润明说。事实上,随着政府的扶持、粤剧界的努力,粤剧市场、粤剧观众有所回升。其中,粤剧观众主要是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观众的培育还需要长期的过程。“粤剧工作者都在思考在新时代如何寻找粤剧新观众。”说话间,郑艳芬一再强调:有观众,粤剧才会有市场;有市场,粤剧人才荒、剧本荒才能有解决的出路。
     

        粤剧进校园,红豆展新枝

          粤剧的观众以中老年人为主,那么随着老年观众的离去,新的观众在哪?这是郑艳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怎么做才能让年轻一代学会欣赏粤剧的美?断层的观众怎么样才能重新衔接上?”她认为,培养粤剧观众必须播种。观众的培养重点不在大学,而在幼儿园、小学。“在孩子成年以前给他们留下记忆的种子,待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哪怕10个人里只有一个成了戏迷,那就是成功的。”

          从2008年起,南海区文化馆就与西樵一小联手开始“粤剧艺术进校园”的探索。每周四下午,文化馆的老师都坚持走进校园开展粤剧基本功训练,包括粤剧表演的指法、身段等。“粤剧进校园”这一项目的起源是一位名为潘时升的“粤剧神童”。潘时升曾是西樵一小的学生,2006年,时年7岁的他在佛山市粤曲大赛上夺得金奖,赢得10万元奖金;2007年,潘时升在广东省第七届少儿艺术花会获粤曲演唱金奖。

           “当时西樵一小的校长对粤剧有很深的情意结,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承粤剧这一岭南传统文化。”郑艳芬介绍,2006年“粤剧神童”潘时升横空出世,坚定了西樵一小师生让粤剧艺术走进校园的信心。经过2年的探索,2008年,南海区文化馆“粤剧艺术进校园”项目在西樵一小落地;同年,西樵一小小红豆粤剧社成立。

          每天清晨,西樵一小的孩子们都会伴着粤曲选段《娱乐升平》,有模有样地做起融入了粤剧“唱念做打”中“做”(手、眼、身、法、步)的身段操。西樵一小音乐教师李立介绍,自2011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传习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中国保护中心推广基地以来,学校以传承粤剧文化,培养雅气学生的艺术教育特色为理念,让全体学生学习粤剧身段操。

           “培养粤剧新观众,小学是一个重要阵地,大学又是另一重要阵地。”郑艳芬认为,对于青少年粤剧艺术素质的培养,目的不是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粤剧艺术家,而在于培养潜在观众。

          事实亦如郑艳芬所料,从西樵一小走出去的小红豆,将粤剧艺术带到了各个中学,各个高校。“只要所在的高校、学院举办晚会,这些孩子都会上台表演粤剧、粤曲节目。”郑艳芬介绍,这些小红豆在校园内掀起一股“粤剧热”,还吸引了非粤语地区学生的关注,实现粤剧文化在年轻群体的有效传播。
     

        传承精髓,留住岭南文化根脉

          今年“六一”当天,西樵一小粤剧传统戏《猴王借扇》、粤剧折子戏《小放牛》在广东省第十届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58个个人赛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3个金花奖、1个银花奖;6月3日,该校曲艺节目《小娃娃数节气》在佛山市少儿艺术花会总决赛夺得曲艺戏剧专场唯一的金奖。

          奖项的背后,有南海文化馆对“粤剧进校园”的引导,也有着一群小孩子对于粤剧的喜爱和汗水,更离不开老师的付出。11年来,南海区文化馆几位粤剧老师每周都会到西樵一小教学。120平方米的粤剧社被划分为几个区域,唱功班上,“依,呀”声整齐划一;初级班上,女同学们练习出场小碎步。“光靠粤剧老师每周两次教学是不够的,主要还是靠学校音乐老师长年坚持。”郑艳芬说。

          学校的两位音乐老师莫云和李立是从零开始钻研粤剧的。莫云擅长美声唱法,与唱粤曲的发声位置有所不同;李立专业为音乐教育,此前从未接触过粤剧,甚至粤语也说不流利。为解决这些难点,每次南海文化馆的粤剧老师到学校教学时,这两位音乐老师都会站在学生们一旁跟着学习。

          “2017年我们排练《穆桂英求将奇遇记》时,李立不但跟着我们一起学,还善于总结提问。”郑艳芬介绍,该剧讲述英姿飒爽的女将穆桂英率领宋军抗辽,为了点兵求将,借助法宝从宋代穿越至现代的西樵山,与身穿校服的西樵学生相遇的故事。由于古装身段动作和现代的有所区别,每学一个动作,李立总会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其中区别。而莫云平时既要教唱曲,又要教粤语。

          11年来,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李立慢慢摸索到一套模式。在排练节目时,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记住动作、走位、台词等多方面的内容,她就在纸上画位置图,拍摄粤剧教师示范视频,让学生回看、多看,记住并巩固表演的片段训练。“等到我们下周再去上课时,李立已经帮助孩子将上周的内容巩固好了,我们可以顺利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郑艳芬说,她很感恩,感恩在粤剧传承的事业旅途中有人相伴,给予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粤剧粤曲传播的生力军中,为曲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作为粤方言区最具影响力的戏曲剧种,粤剧以其独有的腔调韵律、别致的妆容动作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渗透在岭南地区的传统和现代生活中,承载着乡音乡情文化因子的集体记忆。“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审美价值的再认识,实际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郑艳芬说。
     


          本稿件转载自珠江时报,由记者梁雅诗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