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138)蛇翻、鹰翻、云里翻、跟斗窄人、把子功

    发布时间:2019-05-09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蛇翻
          打武棚跟斗。表演者助跑、小跳、撞脚,身体腾空后双手分向两边打开,在空中保持着一种平衡的感觉,双腿成直腿一前一后的姿态,仰头、挺胸、塌腰。在空中向后翻转后一般双脚同时落地站稳,但也有技艺高超者以单脚着地,身体变成了“探海”的姿势形状。因为这个跟斗在空中的身体姿态呈现出自然地向后微弯,酷肖生物界中蛇的形状,所以粤剧前辈艺人把它称作“蛇翻”。
     
    鹰翻

          打武棚跟斗。表演者从舞台杂边开始助跑、小跳、撞脚,身体腾空后向侧斜方向转体90度,双手交叉背在腰部后面,变成了在空中面向着观众侧着翻转,双脚也是侧着先后落地,翻转后自然地保持着面向观众的姿态。因为这个侧转跟斗在空中的形态酷似鹰在翱翔翻转的样子,因此把它称为“鹰翻”。它和侧翻一样,是粤剧打武棚跟斗中仅有的向斜侧横向翻转的跟斗。它们翻转时身体在空中形态必须面向着观众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只能从舞台的杂边翻向衣边,在舞台翻转方向和位置上有别于其他跟斗。
     
    云里翻

          打武棚跟斗。表演者双足用力向前方起跳,两腿向上收屈,双手分别紧抱两脚踝,腾空后身体反方向向后翻转一周,双脚着地,这就是“云里翻”。一般跟斗都是按照起跳后的力向惯性翻转,但云里翻却是身体向前跳起,在空中再向后翻转。这就需要演员控制自己的身体,先后向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用力。特别是要在空中改变身体运行轨迹,这样增大了跟斗的难度。因为演员身体必须跳起腾空到一定的高度,才能提供足够的翻转空间,如果在平地起跳就很难达到这种要求,所以翻云里翻的演员一般都会在两张或三张桌子上翻下。过去在高台(桌)上训练,经常会出现严重的人身事故,主要是演员在桌子上起跳向前的距离不够,后脑容易磕碰到桌子边沿,因此,云里翻曾一度被禁练禁演。后来改进了训练方法,加强了保护手段,云里翻才得到发展。在现代粤剧《南海长城》中饰演民兵的演员从海边悬崖上跳下追捕特务时,就采用了云里翻跟斗。
     
    跟斗窄人

           打武棚跟斗。窄,广州音,“压”的意思。粤剧武打场面使用长跟斗制造惊险场面的跟斗组合技巧。一个演员仰卧在地上,另一演员对着他助跑、小跳、撞脚(这些动作都要在躺在地下的演员身前完成),腾空翻屎瓯或大翻等长跟斗,落地前将双脚分开,要刚好踩在地上演员身体两侧。因为这个动作在练习和演出的时候都容易出现表演者身体受伤的情况,技巧要求难度较高,而且两人要有默契的配合,所以没有较高跟斗造诣者,不敢轻易在演出中使用。
     
    把子功
           演员基础训练科目。“把子”也有写作“靶子”。它是戏曲舞台演出所用的武器道具的统称。包括常见的大刀、单刀、大头枪、单头枪、双头枪、剑、斧、叉、八角锤等古代冷兵器。因为在演出中刀和枪使用较多,所以在行内习惯叫“刀枪把子”,并把它引申为武打的同义词。而对打双方手执把子进行武打技术训练的基本功,就被称作“把子功”。小五套、大快枪、小快枪、大刀枪、双刀枪、棍驳枪等把子训练套路,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京剧传入粤剧的,这些属于京剧的把子套路(行内称“北派把子”)。
    而传统粤剧把子功与京剧以及其他兄弟剧种在训练方法、动作要领、技术套路和表现风格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首先是在表现风格方面的不同,北派把子追求轻、灵、快,以身段美吸引观众,重点放在表演上,对演员的腰腿功夫要求较高,练习把子功的目的除了保证演出武戏的需要外,更要求练功者“手眼身法步”五种表演技法全面协调配合,对进一步练身段功起到打稳牢固基础的作用。传统粤剧的把子功(行内惯称南派把子”)则要求稳、狠、猛,例如蔡阳刀、蝴蝶刀、六点半棍等把子套路和打真军等特技表现形式,凸显出传统粤剧侧重南派把子套路的技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特别强调下盘要扎实,它是与南派武打的整体表现相协调的。传统粤剧把子显出火爆、热烈、逼真的武技演出风格。两者在训练方法和动作要领方面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拿把子的方法不一样:北派把子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因为一般人右手较左手灵活,北派把子功训练方法就是以相对笨拙的左手作为支点轴心,相对灵活的右手为主导,这样方便把子的转动和变化;传统粤剧南派把子功则采取相反的方法,是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因为右手除了相对灵活外,一般来说也比左手更为有力,传统粵居把子功更注重刚猛的力度,因而把右手放在前就更有利于发力,将左手放在后就起从属的辅助作用。这样的拿把子方法形成了粵剧南派武打的一个重要特征,反映出各自对武打不同的表现风格和演剧理念。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