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博物馆大戏台传粤剧香火

    发布时间:2019-03-08 作者:申卉 沈亦霖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



    牢记总书记嘱托  

      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在广州的第一站就来到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他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看望入驻永庆坊的非遗传承人,还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了解了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

      殷殷嘱托,化作奋进动力。在总书记视察后的短短几个月里,粤剧艺术博物馆除了进一步面向公众讲述粤剧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深挖藏品背后的故事,还通过策划举办展览、活动,吸引市民游客,推动粤剧艺术传承发扬。粤剧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楠表示,春节七天博物馆游客人数达2.7万人,比去年增长近5倍。“我们不光要通过舞台艺术表演的形式,还要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方式讲好粤剧背后的故事,通过定期举办课程,促进粤剧薪火传承。”

      而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则表示,要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注重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非遗,喜欢非遗,让更多人走上传承传统工艺的道路。
     

    粤剧艺术博物馆、永庆坊游客激增,借大众窗口讲好粤剧背后的故事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永庆坊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郁的岭南春节文化气息。随着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的人气大涨,今年的“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系列活动将主会场之一设在这里。大年初一,参加“花城广州幸福之旅”的来自16个国家20个城市的国际旅游知名人士家庭就从这里出发开始花城之旅。粤剧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楠欣喜地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博物馆参观人数比去年增长近5倍,这不仅源于博物馆自身影响力不断扩大,也反映出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旺盛需求,参观博物馆日益成为老百姓过年过节的新风尚。

      “我们不光要通过舞台艺术表演的形式,还要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方式讲好粤剧背后的故事,通过定期举办课程,促进粤剧薪火传承。”曾向总书记报告工作的马楠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2016年,随着粤剧艺术博物馆的开门迎客,粤剧传承的新大门随之被打开。在马楠看来,通过博物馆这扇大众窗口将粤剧传承好、发扬好,是她和同事们肩上的重任。

      一座博物馆,到底能为粤剧做什么?这是马楠一直思考的问题。与大多数博物馆相似,丰富特色的馆藏是衡量一座博物馆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粤剧艺术博物馆藏品总量为5021件套。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的负一层主展厅,有一艘长约5米的红船模型很是吸睛。专家们通过对历史上粤剧红船的研究、解构,还原出一艘粤剧红船模型,同时,利用嵌套幻影成像技术,将三维电脑影像与模型实物结合,再现当年船上艺人的生活场景。过年期间到粤剧艺术博物馆游玩的市民蔡小姐说,以前对粤剧的印象只是小时候看过表演,没想到还能用这样的方式“看粤剧”——博物馆里详细介绍了很多粤剧的行当、唱腔、道具,让人感觉非常震撼。

      马楠介绍,在此基础上,博物馆正在加强藏品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寻找、解读它们所蕴含的粤剧历史文化内涵。“比如,我们历时近一年时间,对千余件粤剧粤曲黑胶唱片进行了整理、研究,挖掘、提炼出其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事项,如演唱内容、发行公司、演唱者等,并对部分保存较好的唱片进行了数字化转换,便于今后保存保护并可供现代设备播放。在此基础上,粤剧艺术博物馆还结合其他馆藏如剧本、曲本、乐器和珍贵图文等策划举办了‘粤韵留声·片刻永恒’展览,把收藏和研究成果展示给公众,把更多的粤剧文化故事讲述给公众。”
     

    不走“冷兵器”老路子,广福戏台唱大戏 焕发粤剧生命力

      马楠告诉记者,2012年,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粤剧艺术博物馆选址在恩宁路改造地块建设。不过,在建设粤剧艺术博物馆伊始,也出现过各种讨论:如何不再重复博物馆的“冷兵器”老路子,单纯展示戏服、盔帽、头饰、刀枪等实物,或是播放名伶演唱、演出片段等。“这样的老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如今有着越来越高文化需求的观众。粤剧是有生命力的,粤剧需要被了解、被感知,被关注、被传承,我们有责任让它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马楠说。

      她还记得,当时红线女等粤剧艺术名家建议,博物馆内要设置一个大舞台,用于演出、交流、学习等。这是因为粤剧艺术博物馆不仅要有历史资料的陈列和展示,让年轻人了解粤剧的发展历程,而且要通过大戏台让博物馆“活”起来。在这里,市民和游客仿佛走进了一个精心打造的粤剧体验空间,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让人能够真切地感受粤剧的魅力。

      于是,就有了粤剧艺术博物馆中心晚沙湖畔的广福戏台。每周三、周六上午,博物馆都会邀请民间优秀的粤剧私伙局团队登台展演,团队不仅有来自本地的粤剧爱好者,还有中山、东莞、港澳地区的队伍,在戏台上演出的团队已近百个。在这样的亭台楼阁水榭长廊之间,让人不禁回到那个清代竹枝词中描绘的“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的粤剧在岭南水乡堤岸表演的盛景。
     

    技术学院开设广彩班传承非遗,要吸引年轻人,也要培养年轻人

      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入行40年,见证了广彩的兴盛与衰落。从2004年成立个人工作室,到去年搬进“网红老街”永庆坊,都是这位“60后”渴望延续非遗活力所做出的努力和改变。谭广辉说,以前广彩主要走的是外销奢侈品路线,“墙内开花墙外香”。但2000年前后,由于成本上升、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制约了出口,行业迅速衰落,工人流失,出口量减少,转为内销。

      面对严峻的现实,谭广辉在坚持创作的同时重新认识国内市场。从设计风格上来说,他更注重本地市场。“纹样、图案、主题上我会做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传统主题。”谭广辉还开拓了文创产品路线,用广彩技艺做成吊坠、奶茶杯、抱枕等,大受年轻人欢迎。另外,他还尝试把广彩与新科技载体合作,比如3D打印。在谭广辉看来,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将传统工艺转化成现代生活经常接触的东西。“我们现在正在尝试体量比较小、价格没有那么昂贵、更大众化的成品,吸引更多年轻人。”他说。

      吸引年轻人,也要培养年轻人。谭广辉说,培养一个能独立创作的广彩传承人,起码要十年。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一部分想学广彩技艺的人。近年来,在国家的推动下,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得到了重视,广彩行业也在这个利好的大环境下开始回暖。借此良机,谭广辉改从学校入手培养传承人。2014年9月,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首个广彩班,采用三年学制的师徒制教学,经费由政府支持,学生免费入学,由谭广辉牵头指导。

      广彩班开设后效果显著,谭广辉带的学生里已有10个在相关比赛里获得大奖,能够独立创作。“以前我们多在国营厂里带学徒,现在有了一个专门培养传承人的基地。这种新模式很好,应该多加推广。”除了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谭广辉还与广州美术学院等学校开展合作,经常进校园传授广彩技艺。他说,将广彩开到年轻人集中的永庆坊,也是为了让年轻人更好地认识广彩,让更多人走上传承传统工艺的道路。
     


    粤剧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楠

     

      我们不光要通过舞台艺术表演的形式,还要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方式讲好粤剧背后的故事,通过定期举办课程,促进粤剧薪火传承。     ——马楠
     


    广彩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

     

      为让更多人认识广彩、喜欢广彩,我们已经率先在学校以三年制学徒的形式培养传承人。 ——谭广辉
     


         本稿件转载自广州日报,由记者申卉、沈亦霖撰文,记者骆昌威摄影,记者王晨阳、汤新颖提供数据。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