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98)表演行当、脚色、角色、包头、台柱

    发布时间:2018-12-20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表演行当
          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类型特征,以及表演艺术的特点而划分的人物类型。粤剧表演行当的发展经历是从简到繁,最初只有末、旦、净三大类,逐步衍生到十大行当。行当艺术是与戏曲艺术类型化的总体表现特征相适应的。近代戏曲表演艺术呈现出向人物个性化靠拢的趋势,因而行当又由繁入简了,各地方剧种大都以“生、旦、净、末、丑” 为基本类型。粤剧早期曾有过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等十大行当。在传统粤剧演出中,戏班对表演行当扮演角色有严格的规定,演员按事前约定应工的行当后就不能随意更改或僭越,否则就被认为是破坏了行规,必须受到惩罚,最重者可被革除出戏行。在戏中,如果角色的年龄跨度大、由少年演到老年,那就要由不同的表演行当负责不同年龄段的角色。例如穆桂英一角,在《穆桂英下山》中是青年女子,就由贴旦(或花旦)扮演;到《杨门女将》时,人已到中年,则改由正旦(或青衣)扮演。另外,由于角色的身份前后不同,同样须由不同的表演行当去分别扮演。例如角色开始是平民百姓,或是绿林好汉,后来打下江山称王称霸了,那么前边是小武行当负责,后面是总生行当应工。所以传统粤剧过去往往有不同行当、不同演员扮演同一角色的现象。此后历经六柱制,到现代剧团以演生旦戏为主的局面,粤剧表演的行当意识逐渐淡化。
     
    脚色
          戏曲名词。传统戏曲根据剧中人不同的性别、年龄、身份、性格等而划分的人物类型。传统粤剧将戏中的一般青年男子称“小”(小生、小武),一般中老年男子称“生”(正生、武生)和“末”(公脚、总生),年轻少女称“花旦”,中年妇女称“正旦”,老年妇人称“夫旦”;演文戏,奸邪的权贵称“大花面”;演武戏,性格粗豪的忠直之士称“二花面”,不同的表演行当在表演艺术上各具不同的特点。从粤剧发展历史来看,脚色的划分是逐渐由简到繁(由末、旦、净到十大行当),后来又由繁到简(由十大行当到“六柱制”,再到生、旦担纲演出)的变化。早期粤剧戏班演员往往专演一个类型的脚色,因而形成各种专门表演行当。现代和当代粤剧因在剧团中实行“六柱制”,行当的界限被突破,表演技艺特色被削弱,类型化的艺术特征被淡化,故多用“角色”一词代替“脚色”的称谓。传统粤剧还有把“脚色”作为“生脚”的代名词。它是与粤剧戏班把旦脚演员称作“包头”相对而言的。如果是女演员演生脚,则称为“女脚色”。
     
    角色
          戏曲名词。原意与脚色相通,但现代剧团经历了六柱制的编制模式,以及当代粤剧受到话剧理论的影响,从总体上强调个性化的表演,戏曲类型化的艺术特征被淡化,行当艺术从剧团编制设置开始就受到最大程度的弱化。加上传统粤剧由于先天的原因,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在文化层面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于是在粤剧界出现了创造角色、角色自传、角色内心世界等理论名词、术语,“角色” 一词的内涵被异化,变成单指某一剧中具体的剧中人。
     
    包头
          传统戏班对旦角演员的俗称。据清人杨掌生在《梦华琐簿》中述:“俗呼旦脚曰包头,盖昔年俱戴网子,故曰包头。今则俱梳水头,与妇人无异,乃犹袭包头之名……”可见包头是沿袭过去习惯的称谓而已,这里所说的梳水头才是剧团现时旦角的“包大头”。以前男演员饰演旦角(俗称男花旦),则称为“男包头”。包头与脚色两个称谓一个是专指女角色,一个是专指男角色,在传统粤剧戏班中是相应的两种称谓,现在已经较少使用。
     
    台柱
          术语。京剧称“台柱子”。过去艺人将戏班比作房屋结构,把有艺术实力、在观众中有号召力、在戏班演出中起支撑作用的主要演员比喻作柱子,故称“台柱”。台柱,顾名思义就是舞台的柱子,是一个戏班的顶梁柱的意思。后来粤剧剧团的编制转成了“六柱制”,六柱柱身就包含六位台柱的意思。所以,后来就习惯地把主演者都泛称作台柱。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