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宁当一位痛苦的清醒者——新编现代粤剧《风起南粤》给当代人的启迪

    发布时间:2018-12-04 作者:苏能业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近日,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广东站)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揭开帷幕。一出新编现代粤剧《风起南粤》的亮相首演,备受各界人士关注。笔者有幸应该剧编剧李新华之邀请前往观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本剧反映了广东改革开放初期,发生在蛇口令人刻骨铭心的故事:文革结束不久,杨汝山(剧中主角,彭庆华饰演)被派到香港担任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到任后,杨汝山计划在蛇口一带买地皮办后勤基地,重整招商局业务。在蛇口,杨汝山亲身体会到当地的百姓生活的困苦,意识到这是“逃港潮”甚盛的主要原因。他决定调整思路,立志把当地由后勤基地改成外向型工业区,为老百姓特别是青年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风起南粤》在剧情上虽起伏不大,但却真挚感人。剧中几位人物如潘震(冼鉴棠饰)、张火生(刘建科饰),吴大龙(王燕飞饰)、桂婶(李虹陶饰),晓燕(严金凤饰)、罗镜忠(潘健饰)、小芸(朱晓琪饰)、海生(苏临轩饰)、小宋(陈思杰饰)等,均被塑造的有血有肉,对其心理活动的刻画也颇为到位。
          剧本中尤其出彩的是两个细节。一是开场不久时,群众向刚到蛇口的杨汝山披露的辛酸往事。在“逃港潮”的人群当中,有人“成功越境”,有人被抓回,亦有人不谙水性,不幸溺亡海底。生产队不得已组织当地百姓去打捞这些越境死者的尸体,给出的劳务费相当微薄,可贫穷的村里仍然无力支付,只好给村民们打白条,生产队长手头上拿着的一百六十多张“白头单”,一年多都还无法兑现。另一个情节是,杨汝山经上级同意,带领招商局在蛇口先行建设一个自用码头。他勇闯禁区,实行了金额为4分钱的激励制度。但就是这区区4分钱,几乎给杨汝山带来灭顶之灾,码头工程得到停工“指示”,而复工遥遥无期,“逃港潮”无可奈何地再度出现。
          但是,杨汝山并没有放弃,而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各项改革举措,宁当一位清醒的痛苦者。他决定直接向广东省委和中央反映情况,寻求党和国家更高层领导人的支持。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杨汝山的做法得到了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支持,蛇口工业区正式创办,边陲改革开放成为旋风之始,风起南粤,席卷华夏。
          李新华不愧为是一位有实力的编剧家,把岭南地区改革开放这一厚重的历史题材,通过蛇口工业区建设这一代表性的事件举重若轻地表现出来,在粤剧舞台上成功展现出当年改革开放的先驱者们万众一心、开天辟地的万丈豪情,让现场观众,尤其是笔者这代曾经亲历过改革开放的观众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尾声中,编剧别具匠心地设置情节,通过人们对“4分钱”、“15元”的价值的认识差异展开讨论,尤其引人深思。全剧高度赞扬了40年前改革先行者们,对他们身上敢为人先的历史担当和革命胆略予以高度礼赞!
          《风起南粤》一剧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可以说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作品,经得起时间和观众的检验。作为一部向改革开放40年的献礼剧目,其叙事流畅,主题深刻,情节感人,能够引发广大当代干部和群众的思考,让我们学习那些为改革开放敢于担当的无畏者身上宝贵的精神品质。

     
    【精彩剧照】














    (摄影:渔歌、叶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