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缺资金缺新人 曲艺人盼实际支持促粤剧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2018-09-19 作者:孙嘉琳 韦幸榛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后山曲艺社在中山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化广场演出。南方日报记者 王云 摄


          只要不下暴雨,每个周四晚上,中山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文化广场舞台都会准时上演精彩的粤剧。“如果天气好,观众能有两三百人,很多人是站着看的。”中山市曲艺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海棠说,这里是协会的活动基地,也是最为固定的一个演出场地,2013年下半年起,这里每年都有40—50场粤剧演出,全市100多个曲艺注册团体轮番上阵,向市民展示他们的风采。
          不过,台上风光靓丽的曲艺人背后有不少的烦恼——缺资金、缺场地、缺老师、缺新人,民间粤剧保护传承发展还面临着种种问题,期盼着更有力的支持推广粤剧文化。近期,中山市就出台了《关于加强粤剧保护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要求健全粤剧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促进粤剧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喜:有演出平台让更多人爱上粤剧

          这一天下着小雨,演出仍依时进行,坐在台下看的观众比以往少了很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演员的兴致。表演团体是西区后山曲艺社,年逾80的团长黄德权还没来得及卸妆,便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曲艺社一路走来的历程。
          成立于1994年的后山曲艺社是中山较早成立的曲艺社之一,当时已经退休的黄德权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便开始筹备曲艺社。“社区支持了场地,一些港澳侨胞赞助了4000元买了些乐器,曲艺社就办起来了。”他说。20多年来,他们从原来只有不到10人的“小团体”发展到今天在全市有一定水平的曲艺社团,每年区内的送戏下乡和工人文化宫的演出,在他们看来都是难得且宝贵的展示舞台。
          “现在曲艺家协会下面有115个注册团体,大多都是社区曲艺社,协会会员700多人。每年这些曲艺社都会承担下乡演出的任务,我们还会组织一些辅导、交流。”黄海棠说,自从与工人文化宫合作后每周都搞舞台演出,中山的曲艺活动活跃了不少,光是注册曲艺社就从2015年的70多个增加到目前超100个,“这表明粤剧在中山是很兴旺的,定期演出不仅推动了发展,也提高了曲艺社的水平。”
          要登上工人文化宫这个舞台并不容易,除了水平要高,还要有耐心。黄海棠介绍,原则上全市100多个曲艺社都可以来表演,但需要排队,因此可能2—3年才能轮到一次。也正因为这样,曲艺社和爱好者们都特别重视,即使冒雨也愿意登台。
          “在这里我们有不少准时捧场的粉丝,即使摆200张椅子也可以坐满,连不少新中山人经过也愿意驻足观看。”黄海棠自豪地说。
          《实施意见》提出要为基层粤剧演出搭建展示和交流平台,包括结合农村、社区和当地群众文化需求就近开展演出服务;将粤剧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每个镇区每年组织不少于2场粤剧惠民演出等,以提高群众对粤剧艺术的认知度,培育粤剧欣赏氛围。

    忧:缺资金支持难推动传承发展
     

          为了这场表演,黄德权和后山曲艺社的团员早早就做准备,效果也很好,演出下来大家都很开心。不过,费用仍是一个问题。
          多年来,工人文化宫为演出团体免费提供场地、灯光、音响等,黄海棠认为这的确是莫大的支持。然而,市曲艺家协会每年的活动经费仅有2万元,而曲艺社团每次在这里表演的补贴只有1000元。后山曲艺社的演出服是社区支持购买的,但演出的化妆、车费等支出就只能自掏腰包了。
          虽然有组织,但民间的曲艺活动经费多数是通过“拉赞助”解决。黄德权说,2016年一位澳门同胞赞助曲艺社5万元更换音响设备,算是“收入”比较好的一年了,曲艺社运营、排练需要请音乐师傅、请老师指导,还有器材的损耗,这些统统都只能依靠筹资或自资。
          对于本地粤剧团体的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了将“对本地粤剧团体的演出、创作、场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和资助,提高粤剧社会组织和私伙局的生存、发展和创新能力,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扶持开展公益性粤剧文化服务。”同时,也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粤剧事业建设,包括引导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通过捐赠、兴办实体、资助项目、冠名赞助、提供设备等方式参与粤剧传承保护发展。
          此外,《实施意见》还提出要依托市委宣传部设立的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粤剧保护传承发展的支持力度。相关扶持资金除了用于粤剧资源调查以及粤剧相关珍贵档案、资料、口述历史、民间档案文献、实物的征集、抢救和保护;挖掘整理、修改提升和复排演出传统粤剧代表性剧目、折子戏之外,还将用于粤剧研究、宣传、教育以及建设和维护粤剧演出、展示的场所、设施等。
     

    盼:用实际行动让“曲艺之乡”再扬名

          《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粤剧文本创作,鼓励和扶持粤剧爱好者、文化学者等参与粤剧剧本创作,创作反映中山历史文化、历史人物、新时代风尚为主题的精品剧目,扩大中山粤剧在全省的影响力。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粤剧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粤剧专业人才。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曲艺社、私伙局、曲艺爱好者想要提高演出水平,还是依靠听唱片、看视频、互相交流学习等“原始”方式,虽然偶尔会有省专家到中山来讲课,但尚未成系统。相比有社区支持的曲艺社,私伙局还要自己找场地,付水电费、房租等。粤剧必备的扬琴、高胡等音乐师傅在中山也十分抢手,常常整个星期的预约都排满了。
          事实上,民间的粤剧保护传承发展仍处于“自筹资金、自找场地、自娱自乐”的状态。黄海棠介绍,目前中山市曲艺家协会700多名会员的平均年龄超50岁,虽然有一些老会员会带着自己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入会,以期培养接班人,但粤剧进校园的难度依然很大,粤剧创作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则更为明显。
          “我们还是希望政府能够搭平台、投资金来推广粤剧文化,比如多请名家来讲课,多邀剧团来演出,才能提高粤剧在中山的影响力。”黄海棠说。
          中山曾是珠三角地区有名的“曲艺之乡”。根据市档案局的资料,中山粤剧早在清同治前已出现,光绪中叶,艺名“蛇王苏”的张溪人梁垣三更是当时粤剧花旦的“鼎立三足”之一。中山红旗、银河、花锦绣、大凤凰等粤剧团都曾名震十里八乡。
          “粤剧包含了很多历史典故,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希望政府能有实际行动让我们中山的粤剧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黄德权说。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由记者孙嘉琳、实习生韦幸榛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