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70)水发、散发、捋须、抖须

    发布时间:2018-09-06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水发
          一是指生脚的头饰妆扮,二是指一种表演技巧。戏曲古装戏中,明代以前的男子皆蓄长发,戏曲按照自己的艺术特征和创造观念,将其美化成为一种饰物,进而发展成表演技巧。水发本由京剧传入,水发最简单的技巧表演是将水发垂在演员的面前,仰头用力往后一甩,水发就飘到背后。因此京剧称作“甩发”。“甩”字音与广州话的“水”字音相近,粤剧戏行中人遂误把“甩”念作“水”,于是就变成了“水发”。水发的妆扮程序是,先把水发套在网巾之中,然后将网巾扎紧在演员的头上,再裹以湿水纱包紧,这样就可以保证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水发不容易脱落。水发有多种表演技巧,最基本的技法是,演员单脚跪在舞台上,低下头,让水发向着观众,演员以脖子为轴,用头带动水发,一般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偶也有作反方向旋转),水发转得越快,就越显出演员的功力,就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叫好。另一种表演是演员站立在舞台上,面向观众,水发成水平状旋转,功力造诣较高者,再配以身体与水发旋转的方向成正向或反向平转,这是属于高难度的技巧表演。还有一种是演员使水发先往右后方划一圆圈,接着再往左后方划一圆圈,这样不断地交替旋转水发,演员的身体或前进,或后退。这种表演有较高的难度,而且观众易欣赏接受,所以粤剧演员较少使用。水发表演往往是表现人物遭受肉体或者心灵创伤之后,激昂地宣泄,或是一种痛苦的挣扎。
     
    散发
          一是指旦脚的头饰妆扮,二是指一种表演技巧。古代女子都留着长头发,粤剧舞台上旦脚演员利用长发,出各种各样发髻头型。因戏剧情节的需要,剧中女子在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或亡父,或丧夫,或横遭祸劫,便会把早已,理好的发髻松开打散,这种旦脚的头饰妆扮,便叫“散发”。演员首先要在化妆人员的帮助下“包大头”,将假发套在网巾中,再用水纱紧紧地扎在演员的头上,梳理好后用骨簪将假发别牢,待到需要散发表演时,演员背场把骨簪拔掉,头发一下子就散下来了。而在戏中,角色利用头上的散发去表现激动情绪的技巧,也叫散发。演员双膝跪在舞台,双手分别拉住绑扎在头上绸带的两端,然后两手叉按在腰,以脖子为轴承,用头来带动散发,作顺时针方向旋动。(因演员的习惯,也偶有作反方向旋动的例子。) 散发转动的速度越快,就越显出演员的功力深厚,就越受观众欢迎,有些演员根据戏剧情节的需要,结合自己的技艺长处,也会在表演散发的时候加上跪步圆台,或横向跪步。旦脚的散发和生脚的水发一样,是在舞台上表现角色遭受肉体或是心灵创伤时,激昂的情绪宣泄和痛苦的挣扎。传统粤剧表演散发技巧的多是正旦和花旦行当演员。
          20世纪50年代,香港粤剧花旦余丽珍散发技艺出色,除了熟练地表演双膝跪步散发外,还在舞台上安排八个旦脚演员,斜跪成一排,一起表演散发技巧;余丽珍洋己跪步散发,并以类似“织壁”的蛇形调度,穿行八个旦脚演员之间,各人的散发都有条不紊,不会相互缠绕。余丽珍散发技巧造诣,时人无能出其右。
     
    捋须
          表演技巧。分单手捋抛和双手捋抛两种表演方式。单手捋抛是演员用右手食指和中指夹住三绺抛或五绺抛靠右边的耳抛,从贴近口部的位置往下捋,用于角色思考、观望等场合,也可用于人物上场时扎架。双手捋抛是演员以双手的拇指和中指,同时夹住中绺往下捋,常与整冠动作连用,以表现人物的气质风貌。以上是传统粤剧中正生、武生、公脚等行当的捋抛动作,如果是净(二花面)和外(大花面)表演捋抛则有不同。花面要表现粗犷、威风的行当风格,必抛五指张开,戏行称虎爪,动作幅度大,多用双手捋抛表演。捋抛是传统粤剧末、生、外、净等表演行当的基础技巧。
     
    抖须
          表演技巧。演员以头部和颈部运动,通过颏和下颚使长抛有规律地抖动,起伏如波浪一般。使抛前后抖动者称前抖抛,左右抖动者称横抖抛。抖抛主要表现角色惊恐、愤怒、气恼、憎厌等情绪。清末民初名武生震头高在传统粤剧《三奏顶本》中表演抖抛,堪称一绝。当唱到“车纱帽,撩蟒袍” 时,使纱帽的双翅和抛同时分别以不同的节奏猛烈地抖动,他的艺名震头高即由此而来。这种具有相当难度的抖抛技巧现已失传。但一般的抖抛技巧,演出中仍时有运用。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表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