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俊杰鼓韵,新星初现——记青年掌板朱俊杰

    发布时间:2018-07-27 作者:李耀安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朱俊杰,是被戏曲行内称为“杰仔”的掌板师傅。杰仔自小对音乐颇感兴趣,小学时期曾参加管乐团学习圆号,掌握了一些西乐基础,并顺利通过了中国音乐学院圆号九级考试。
          常言道,人生冥冥自有缘定。杰仔告诉笔者,他早年经常跟随外公外婆听曲看戏,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与外婆一起在中山纪念堂观看彭炽权主演的折子戏《赵子龙•催归》。那天晚上,坐在二楼观众席的杰仔,眼睛没有片刻离开过舞台。然而吸引眼球的并非台上主角的精彩演绎,而是台下乐池中锣鼓师傅的精彩潇洒的竹法。从那一刻开始,朱俊杰被粤剧掌板的艺术张力深深地吸引,无法自拔。无独有偶,2014年时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朱俊杰便踏上了学习掌板的人生旅途。朱俊杰得知广州粤剧院王坤明老师开设锣鼓兴趣班,虽然自己并没有粤乐基础,但是莫大的兴趣促使杰仔大胆地报名学习。杰仔在锣鼓班上课学习的同时,课后经常观摩剧团排练,期间还有幸认识了当晚在中山纪念堂为彭炽权老师掌板的欧阳靖先生,并成为了他的徒弟。正如朱俊杰所言,“能够成为靖哥的徒弟,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
          杰仔告诉笔者,掌板的灵活运用是粤剧伴奏的重中之重,它是粤剧(曲艺)中伴奏乐器的总指挥,领导着各种乐器统一演奏。如何做到得心应手,对曲牌、词句在悟性,掌板带动下手在演奏中二次创作,达到曲牌、词句意境升华,曲中细如“头发丝”(注1)的寸度等等,这都是掌板师傅所孜孜以求的境界。

     

    朱俊杰
     
          粤剧界有一句行话:“一套锣鼓半台戏”,可见粤剧锣鼓在粤剧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因为粤剧中的唱、做、念、打都离不开锣鼓的烘托。粤剧锣鼓具有机动灵活、或轻或重、可长可短、能文能武的特点,故其能贯串和统一全剧的节奏,配合演员完成程式表现、引导伴奏音乐的起唱和唱腔的结束、增强念白效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渲染剧中人物的情绪,烘托舞台气氛,产生更强的戏剧效果。为了更好地领悟锣鼓的特点,杰仔从“勤”和“巧”两个方面上下了不少苦功。杰仔告诉笔者,他每天都坚持练习三轮发报鼓以及大锣三五七;而且鼓竹常置于床边,只要有新灵感在脑海中闪过便会进行记录创作。由此可见,朱俊杰钻研锣鼓的恒心和热情非比寻常!除了潜心练习基本功以外,他还经常虚心地向各位前辈学习,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手机录下前辈的手法、竹法,回家慢慢研究。当渐渐掌握基本概念,再通过视频录音,研究同一曲牌不同掌板师傅的手法、竹法,加以研究破解,力求集大家艺术之精华,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艺。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及潜心钻研,现在的朱俊杰已经达到了不依赖录像、仅凭耳朵就能破解竹法的水平。粤剧锣鼓艺术博大精深,风格各异,各有所长;杰仔善集各家之精华,从理论学习及实践中消化吸收。此外,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文言文,选读唐诗宋词元曲等古典文学,吸收前人的文学意境,这对掌板理解曲词含义、发挥潇洒自若的艺术张力有莫大的帮助。
     

    传统粤剧掌板套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掌板实践中,杰仔对粤乐的传统艺术的敬畏之心不断加深,并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近乎销声匿迹的“沙鼓”重现舞台。沙鼓的演奏非常讲究技巧,对基本功的要求甚高;由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为市场所淘汰,沙鼓的复杂的制作工艺也近乎失传。值得一提的是,沙鼓悦耳动听,乐韵悠扬,对增强音乐的气场有独特魅力,带有极强的粤剧锣鼓特色。据杰仔介绍,沙鼓之所以被逐步被取代,是因为击打沙鼓时,鼓竹与鼓面的接触面积仅有一元硬币的大小,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打得响。杰仔说:“王坤明是我开山老师,听王老师介绍,这个沙鼓原为广州粤剧四团掌板师傅——击乐名宿林坤先生所有,先生退休后沙鼓一直闲置在家,几经波折由林坤之子林永亮先生转赠于王坤明老师。这样贵重的沙鼓,王老师在锣鼓班毕业之际特意转赠于我,供我练习。”从这个沙鼓可见,王老师对初学锣鼓的杰仔寄予殷切的期望。他勇于挑战自己,得前辈手把手指导,基本掌握了打沙鼓的技巧,最终凭借沙鼓演奏摘取了“明日之星”,言谈间杰仔流露出满满的自信。
     

    王坤明老师悉心教授朱俊杰
     
           杰仔对粤剧曲艺锣鼓、封相单打锣鼓、贺寿锣鼓都颇有研究,例如杰仔同笔者讲:“好像慢五锤、中五锤、快五锤等,这些锣鼓耳熟能详,听觉好像不一样,其实,这三个锣鼓分解出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慢的扣花,快的减花而已”。在当今,粤剧的八仙贺寿跳加官天姬送子在广州都极为少见,他非常好奇这些例戏,以致驱使他去香港拜访击乐名宿邓细先生的徒弟曾荣生师傅。杰仔利用课余时间也常去图书馆翻看文献,分清了粤剧例戏祭白虎,正本贺寿,入庙贺寿,碧天贺寿,男加官,女加官,封台加官,入庙加官,以及大送子,小送子入庙送子之间的锣鼓区别和演出习惯。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掌板技巧。
     

    朱俊杰与曾荣生师傅合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杰仔除了参加广州粤剧院王坤明老师主教的锣鼓学习班外,杰仔还勤奋好学,不断实践,主动要求广州醒狮鼓王之称的卢汝堃老师及五中民乐队骨干邝丽坤,师姐廖润嫦为他复习和练习。因此,他们使到俊杰在广州粤剧院所学的锣鼓得到巩固和进步。他2016年参加广东省打击乐协会举办的击乐展演赛,由于赛前得到苏学成教授的悉心指点,终借粤剧《八音锣鼓柜》荣获大赛一等奖。获奖后,更加激发杰仔学掌板艺术的信心,技艺也日益长进。经过师父欧阳靖、王坤明老师、陈焯荣师伯等老师的鼓励指点,于2017年参加广东省曲艺“明日之星”大赛,凭借有相当难度的粤剧传统大细鼓《马到功成》,力压群雄,获得广东曲艺“明日之星”称号。
     

    从左至右依次为朱俊杰、陈焯荣、欧阳靖
     

    朱俊杰获得曲艺“明日之星”的奖状
     
          釆访将要结束,杰仔有点腼腆地对我说,我会继续利用课余时间的空隙钻研粤剧锣鼓,戒骄戒操,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非常多谢各位对我的包容支持和鼓励,我要常怀感恩之心,因为我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言语间流露了一位英俊少年对掌板艺术的执着追求,我感到一颗掌板新星将会熠熠生辉。
     

    从左至右依次为彭振国、朱俊杰、王坤明、欧阳靖

     
    (本文图片均由朱俊杰提供
     
          注1:“头发丝寸度”概念由陈焯荣先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