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从《风雨骑楼》看梧州粤剧传承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15 作者:李欣鞠 来源:梧州日报 点击:


    粤剧《风雨骑楼》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前,大型现代粤剧《风雨骑楼》公演。这部为纪念梧州建城2200周年专门组织创作的剧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立项名单,实现梧州艺术创作在国家艺术基金申报立项上“零的突破”。
          《风雨骑楼》是梧州粤剧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取得的最新成果。作为梧州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粤剧在传承发展中面临人才、观众断层等问题,为此我市以提升创作水平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提高粤剧艺术感染力,推动粤剧与时俱进、传承发展。
     

    粤剧创新实践

          围绕精品剧目的目标来打造的《风雨骑楼》,从酝酿、构思、采风到编排历时三年之久。为了提升创作质量,该剧主动“走出去”,邀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担任总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常剑钧担任编剧。
          《风雨骑楼》在剧本题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与传统粤剧多讲古代故事和历史人物的题材不同,《风雨骑楼》以辛亥革命至北伐战争十年间梧州商埠风云际会、商海沉浮为背景,以梧州普通百姓视角讲梧州故事。伴随着故事情节发展,与剧情相融的岭南文化、水上文化、骑楼文化等地域文化符号一一呈现,达到在历史文化上再发现梧州,在人文艺术上再呈现梧州的效果。在音乐设计上,该剧还融入了水上民歌等本土民间艺术,更富有层次和特色。
          去年公演的新编大型历史粤剧《关冕钧·铁路梦》,由国家一级导演、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龙杰锋执导,以中国首任铁路大臣关冕钧(梧州长洲杨桥村人)、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人带领有志之士冲破重重困难修建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为主线,围绕家国情怀写梧州人物、讲中国故事,并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获得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2017年度文化精品项目扶持。
          在保留原汁原味的粤剧梆簧曲调的基础上,《关冕钧·铁路梦》将传统粤剧与现代歌舞艺术有机结合,在全剧贯穿融合了单、双、三人舞及群舞等现代音乐舞蹈元素,创新方式演绎传统艺术。由赤橙蓝绿青黄紫和金白九条“龙”构成的龙舞,不仅表演形式令人耳目一新,还把京张铁路的意义与龙的精神有机融合,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把粤剧跟现代舞等艺术结合,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粤剧,希望粤剧能得到更多年轻人的认可和喜欢。”龙杰锋说。
     

    以创新促传承

          梧州是广西粤剧的发祥地,梧州粤剧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不过,随着文化娱乐多元化发展,粤剧观众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不少粤剧界人士认为,积极进行创新,推动粤剧与时俱进,是拓展观众群体,促进传承弘扬的有力举措。
          年过八旬的粤剧人周辉南是梧州粤剧资深前辈,《风雨骑楼》《关冕钧·铁路梦》等剧目的推出,增强了他对粤剧发展振兴的信心。“这两部戏从创作结构、演员表演到音乐和唱腔的表现手法等都有了新变化。梧州粤剧正在慢慢改变,发展向好,有进步了。”他说。
          龙杰锋表示,《风雨骑楼》把传统的粤剧模式与现代的艺术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既是粤剧,又有音乐剧的元素,是新时期粤剧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这种创新对粤剧传播推广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能进一步赢得年轻人对粤剧的喜欢,另一方面能让粤剧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继承传统粤剧上,梧州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编排了多部粤剧作品,但我们不能一直啃老本,而是要立足已有基础上往前走、往前冲,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走出梧州粤剧发展新路。“让年轻人喜欢粤剧,走进剧场欣赏粤剧,是我们要扛起的责任。”李建平建议,粤剧作为梧州地区主要戏曲,要在保留传统粤剧风貌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元素,提高对观众的吸引力。
          梧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霍雄光认为,《风雨骑楼》《关冕钧·铁路梦》以创新手法打造精品剧目,打造梧州文化品牌,有助于推动粤剧的发展传承。“粤剧演员年龄断层,后备力量跟不上,希望通过创新粤剧、打造精品,让年轻人重新认识粤剧,对粤剧产生兴趣,促进粤剧观众和人才的培养。”霍雄光说。


            本稿件转载自梧州日报,由记者李欣鞠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