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南海有个唢呐之家,一支唢呐养活四代人

    发布时间:2018-05-10 作者:吴碧霞 来源:南海发布微信公众号 点击:

          时下正是南粤舒适的春夏交接季,在平洲平北一间不起眼的唢呐厂内,今年已过六旬的林炳豪额上一串串汗珠,他刚完成了一个来自广州粤剧发烧友的订单——两支照样重做的唢呐。
          唢呐,广东人称“嘀嗒”。2016年,一部《百鸟朝凤》的电影播出,让唢呐这门传统的乐器重新走入公众视野。《百鸟朝凤》演绎了一段悲情的故事;在南海,四代做唢呐的林家也有一段关于传承的故事。
     

    林氏生产各种式样的唢呐
     

          林炳豪的唢呐厂位于功夫武侠“猪肉荣”林世荣之乡平洲,是广东地区目前不多的唢呐生产厂家。
          厂子创立于1991年,其时林炳豪刚刚结束在平北车木厂的厂长生涯,从小就受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林炳豪决定开一家唢呐厂。
          20余年过去了,400余㎡的工厂里,一如当初,仍堆砌着各式制作唢呐所需的木材原料。而林氏的产品早已远销陕西、甘肃、东三省等大江南北,每一支吹奏的唢呐都歌唱着林家父子的美妙心意。
     


    林炳豪为唢呐开孔

    工艺:一个步骤学7年

           林家的工厂不大,仅有400余㎡,里面堆砌着各式制作唢呐所需的木材原料。
          木材是考验唢呐品质的第一步。新买回来的木材不能马上用,要慢慢等木材透够气,一批木买回来摆三四年,木材自然干燥之后,做出来的唢呐更加结实,不易变形。
          2000年,创业九年后开始小有积蓄的林炳豪一口空气买了十几万木头,至今,在他的工厂里已经存着超过30吨的木头,最珍贵的当数放在不起眼处的数条2m*2.7m的酸枝。
          酸枝是唢呐中的优质木材,摆的年份越久,制作出来的唢呐音色越浑厚,杆身不变形。林炳豪说,有人曾开价30多万向他购买这几块木,但被他拒绝了。
     

    其貌不扬的酸枝木头
     

          木材风干够日子,会先后经过开料、开膛、车节位、钻音孔等步骤,最终变成一支光泽油滑细腻、音色清脆的唢呐。
          在制作唢呐的十余道工序中,如果说木材选定只需要足够耐心的等待,那么开膛这道工序则纯粹依靠手艺人的经验。
     

          这些实心木材将经过“开膛”,变成中空的锥形管
     

          开膛需要将开好料的实心木材钻空成锥形的管,管内要均匀光滑,不平整将直接影响成品的音准。此外,管壁通常只能几毫米厚,某些为了追求强音效的粤曲唢呐,管壁更只有3-4毫米厚。
     


    左边是为广东粤剧发烧友做的唢呐,管壁只有2-3毫米厚
     

         在这个最关键的步骤上,为了提高成品率,林炳豪有一套“行家来到都要藏起来”的“架餐”——针对不同类型唢呐的开膛刀。这套由林炳豪研发于70年代的刀具在刀锋上作过特殊的处理,可以令制作出来的唢呐密度扎实、管壁平整。
     

    林炳豪为唢呐开膛
     

         即使已经有很好的辅助工具,下刀时仍需要极丰富的经验。下刀力度偏一点,削出来的管厚薄不一,可直接列为废品。林炳豪说,光是开膛的工序,要出师起码要练够6-7年。
     

    子承父业 盼打造自家品牌

         刚过而立的林铭超自大学毕业后留在父亲的工厂帮手。在他30余年的人生当中,大概有两个没有想到。第一是没有想到学计算机出身的自己会传承父亲的衣钵。
          第二个没有想到是自己的婚姻大事成为了全村人津津乐道的新闻。对比现在的烧炮仗放礼炮接新娘,林铭超的迎亲队由传统的花轿+唢呐吹打队组成,迎亲队一路“滴滴答答”绕村一周,俨然是二三十年代的喜事做法,被父亲自豪地称为“解放后村里第一单这样操办的喜事”。
          一粒家族自豪感的种子也在他心中发芽。“家里做了几代人,我不做就失传的了。”林铭超说。
     

    林铭超在打磨唢呐


          儿子肯接班是林炳豪最欣慰的事情。这个只有400余㎡的工厂只有4个员工,除去林炳豪,还有他的一对子女,以及一个已经在这里工作20余年的职员。
          尽管有现代机器的帮助,唢呐制作仍然是一门需要慢慢雕琢的手艺。一支唢呐从开料到成品,要经过10道以上的工序,光打磨一个步骤就要用七张不同的砂纸人手磨足七次。
          初入行的工人,起码要花三年才摸熟门路。最最关键的开膛步骤,起码要练6-7年才可以出师。“请工人回来,做个一两年就走,学到什么?”林炳豪说。
     


    林炳豪雇佣了20多年的员工
     

           如今林铭超已经入行九年。即将为二孩之父的他,近年也积极有意将林氏唢呐扩大经营。自2015年开始带着自己的产品参加上海乐器展,近两三年工厂的销售有了明显的增长,熟客数量也渐渐增多。
          更广泛的客路也让林炳豪兴奋不已,“去年上海乐器展,十几个行家,采购的人宁愿贵点都要买我的产品。”林炳豪颇为自豪地说。
     


    一支唢呐成型需要经过七张不同的砂纸进行不同精细度的打磨
     

           对比刚入行的不忿与无奈,如今的林铭超踌躇满志,决心打造“林氏唢呐”这块招牌。“以往我们做代工多,现在不想自己的‘儿子’再跟别人的姓。”林铭超说。
          今年10月,林氏父子还将带着林氏唢呐继续参与上海乐器展,他们还尝试帮助林氏唢呐制作工艺申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父子同心,其利断金,在这里,每一支唢呐都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敬畏,也是匠人们时光与心意的美妙叠加。
     


            本稿件转载自南海发布微信公众号,由吴碧霞撰文,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