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22)歌谣体、龙舟、木鱼、南音

    发布时间:2018-03-22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歌谣体
          粤剧的一种板腔形式,是广东民间歌谣(又称广东民间说唱)的统称。它包括龙舟、木鱼、南音、粤讴、板眼、芙蓉、咸水歌等流传于广东粤语地区的多种民间说唱形式。清末民初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省、港、澳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歌坛(后发展为广东曲艺)。当时的粤剧与歌坛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粤剧溶化上述民间歌谣进入唱腔中来,从而使粤剧唱腔更加丰富和发展,更为俚俗化,更具地方特色。
     
    龙舟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流传于广东粤语地区,又称“龙舟歌”或“龙洲歌”,是以清唱为主、说白为辅,用小锣鼓伴奏,节拍较为自由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过去,民间说唱艺人胸前挂着小锣小鼓,或逐家沿门,或在乡渡舱里,或在广场、树下,左手擎起像一倒头扫帚的木刻小龙舟,右手自敲小锣小鼓,或唱吉利颂词,或唱长、短故事。因演唱时以小龙船作为标识,故称之为“龙舟”。
          龙舟的唱腔被粤剧音乐所吸纳,成为粤剧歌谣体唱腔的一种。常于其他板腔中穿插使用。
          粤剧舞台上的龙舟,只是吸收其曲调,取消小锣鼓伴奏,作为纯粹清唱的曲牌使用。其唱词是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体,分起式、正文、收式三部分。起式和收式常用十字句一句唱词组成,以三、三、二、二分顿。正文是七字句,不分顿,句数不拘。起式、收式结束音为“合”;正文句式中的结束音较自由,但结束句的结束音一定要回复“上”音,然后接收式。不分男女腔。
          龙舟用“正线”演唱,属散板,节拍自由,不用弦索伴奏。行腔简单、干脆。
     
    木鱼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流传于粤中、粤西地区。木鱼形成于明中叶,时称“木鱼歌”,也称“摸鱼歌”、“沐浴歌”。它是由佛教的宝卷与本地的民间歌谣相结合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属于弹词一类的吟诵体曲种,内容多来自佛教宝卷和佛经故事。从清代至民国初期盛行。明末以来,不少文人参与木鱼创作,唱本题材有了很大发展。除《劝世文》之类的作品外,还有以演义小说改编的,有直接取材于社会生活的,还有反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事件的新作。多种木鱼书的故事被改编为粤剧,其中《花笺记》更是分别被译成英文本和德文本,在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木鱼的唱腔被粤剧音乐所吸纳, 成为粤歌谣体唱腔的一种。常于其他板腔中穿插使用。
          木鱼唱词是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体,分起式、正文、收式三部分。起式和收式常用十字句一句唱词组成,以三、三、二、二分顿。正文是七字句,不分顿,句数不拘。起式、收式结束音为“合”;正文句式中的结束音较自由,但结束句的结束音一定要回复“上”音,然后接收式。木鱼不分男女腔。用“正线”演唱,有“乙反”唱法。
          木鱼腔调朴素简单,歌体自由,不受严格的节拍束约,按唱词文字的自然声调诵唱即可。民间瞽师唱木鱼书时用三弦或筝伴唱。粤剧使用木鱼时不用伴奏。
     
    南音
          广东粤语地区民间说唱的一种形式。发源于广州,主要流行在珠江三角洲及香港、澳门等一带的都邑城镇。南音是从本地的木鱼歌和龙舟歌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南词和弹词的特点,经文人的加工逐渐创造出来的曲种。南音孕育产生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 形成之初没有专名。到了道光初期,叶瑞伯的《客途秋恨》问世后,南音才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南音的唱腔被粤剧音乐所吸纳,成为粤剧歌谣体唱腔的一种。常于其他板腔中穿插使用。南音唱词是以七字句为主的韵文体,可加虚字衬字,平仄声韵要求比较严谨和规整。南音分起式、正文、收式三部分。起式分上、下两句,上句结束音为“尺”或“合”,下句结束音为“合”或“尺”。也经常用一句散板作为起式句,结束音“上”。正文唱词两节为一句,上下两句共四节, 结束音分别是“尺”、“尺”、“上”、“合”。收式只有一句, 结束音为“合”。不分男女腔。南音有慢板、中板、流水板和快板等板式。其腔调有本腔、扬州腔、梅花腔(也称“苦喉”) 几种。
          南音唱腔比较简单、缓慢,音色古朴、优雅。唱南音时,用椰胡为主奏乐器,配以洞箫、筝(琵琶或扬琴)、秦琴等。

     
    (节选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