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小百科】(6)声韵、声母、韵母、声调、九声、押韵

    发布时间:2018-01-18 作者:本站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声韵
           语音学术语。汉字字音中,声母、韵母、声调三要素的总称。粤剧的唱词和部分念白是韵文体。需用广州话声韵来进行唱念。而粤剧的各种板式、曲牌、念白都有各自的唱念规律。所以,粤剧唱词和念白的写作和唱念必须按照广州话声韵特有的基本格律(如九声、平、仄与分韵等)进行调声与押韵。
     
    声母
           语音学术语。指一个字的音节中开头的辅音。传统的反切,以两字拼切一音,反切的第一个字即声母的代表字。广州话有22个声母,比普话的21个声母多了1 个。广州话的声母对粤剧唱念时的发口和咬字有很大关系。
     
    韵母
           语音学术语。指一个字的音节中除声母以外的其余音素。它是押韵的依据。由于广州话较多地保留古汉语的语音,并有入声字,故广州话有53 个韵母,比和普话的35个韵母多了18个。广州话的韵母对粤剧唱念时的拉腔(丫口)有很大关系。
     
    声调
           语音学术语。又称字调。指字音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古代汉语声调有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类,叫四声。和普话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也叫四声。广州话声调有九类,叫“九声”。
     
    九声
           音韵学术语。广州话特有的声调。广州话的声调与古汉语的四声声调和和普话的四声声调不同,它有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类,故叫九声。如广州话的“诗”字,若依照其音调的升降可分有:诗(阴平)、史(阴上)、试(阴去)、时(阳平)、市(阳上)、事(阳去)、色(阴入)、锡(中入)、食(阳入)等九种不同声调的读音。
           广州话的九声在粤剧中,除阴平、阳平外,其余均作仄声用。
     
    押韵
           语音学术语。粤剧的押韵,就是在粤剧唱词里或部分念白里,把同韵的字(即发音时,同韵母的广州音字)有规律地放在句子的末尾,使之产生一种声音回环的、和谐的音乐感,这就叫押韵。由于押韵的字位于唱词或部分念白的末尾,所以,句末所用的韵称“韵脚”。
           粤剧唱词和部分押韵念白的体裁属韵文体,必须押韵,而且往往一场戏或一个唱段习惯一韵到底。在押韵时,要求唱词符合曲牌押韵的格律。所以,在编写时必须正确选择韵部和注意用字的技巧。用韵得当,可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反之,用韵不当,则牵强附会,因韵害意,甚至有损作品内容,削弱艺术感染力。

     
    (摘自《粤剧大辞典》音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