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著名胡琴演奏家余其伟亲临“粤剧学者沙龙”畅谈《广东音乐的故乡与他乡》

    发布时间:2018-01-05 作者:钟哲平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粤剧学者沙龙”是由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中国粤剧网创办的粤剧粤曲学术交流平台,自2016年创办以来,沙龙已邀请多位学术界、艺术界名家作专题讲座,学术气氛浓厚。2017年12月26日下午,新一期“粤剧学者沙龙”在广州文学艺术创作中心举行。本期沙龙邀请到重磅主讲嘉宾——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胡琴演奏家、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主任余其伟教授,沙龙主题是《广东音乐的故乡与他乡》。
     

    余其伟作客粤剧学者沙龙,主讲《广东音乐的故乡与他乡》

          广东音乐的专家学者及爱好者,广东戏剧及曲艺界的朋友们,以及各高校师生济济一堂,聆听机会难得的余其伟老师讲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陆键东、副院长梁郁南出席了沙龙。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副秘书长钟哲平主持了沙龙。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陆键东(左)与余其伟(右)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梁郁南在沙龙中发言(李庆华摄影)


    粤剧学者沙龙,余其伟主讲《广东音乐的故乡与他乡》,钟哲平主持

          余其伟老师在广东音乐的优美旋律中娓娓道来,分享艺术人生。从“幼出寒门,身自贫贱;少读诗书,不求甚解”到“红尘半生,误闯乐坛;心怀华韵,调寄粤魂”,至今“得意忘机,无言自在;梦幻空华,见山见水”。余其伟结合广东音乐名曲及自己演奏的亲身感悟,讲述了广东音乐的艺术特色与审美诉求。尤其是华美流畅之外的忧国伤时、回肠荡气、旷远悠深、平和高古,阐述了广东音乐高山流水中的忧患,繁花满地中的质朴,俗世生活中的鲜活,梦幻空寂中的忘情。充分表现了粤乐与粤人精神世界的息息相关,以及粤文化的多元特征。
     

    余其伟教授娓娓道来说广东音乐(李庆华摄影)
     
          余其伟特别强调了广东音乐“修史”的必要性。每一个时代都应该有一个时代的音乐,音乐是一种语言方式,不同时代的音乐讲诉不同时代的故事。余其伟认为,广东音乐虽然历史很短,从孕育到成形或许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也难以做到正规、系统地“修史”,但可以考虑用散论、作品、演奏史、艺术家立传等形式进行“修史”,这个任务并不算十分繁重,却也不算太容易,但是不做不行,不做就会遗漏很多宝贵的史料。如唐人魏征所说,“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我们应以董狐直笔的精神,来为广东音乐修史。广东音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创作演奏,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生活风采、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形。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广东音乐,音乐融入粤人生活。南方人拿着鸟笼在茶楼一盅两件,这种音乐没有很强的侵略性,也没有“做官”的意识,是鸟语花香中的一种哲学。广东音乐随着广东人的生活方式与所到之处的地区发生文化互补,这些都是“修史”需要体现的。
          关于广东音乐这种向内吸收的融合性和向外辐射的渗透性,正是这次沙龙的主题《广东音乐的故乡与他乡》。余其伟介绍说,广东音乐不仅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也在不同时期充分向外发展。上海、天津、北京、沈阳、延安等地,都有广东音乐的深远影响。如今更是辐射全球,成为粤人流淌于血脉中的乡音亲情。粤人对权力不是很热衷,对世俗生活则津津乐道,更倾向于对海洋文化的羡慕。这种在移民文化浸染下的粤乐生存,辐射性很强。沙湾何氏,粤乐先锋,沙湾是广东音乐发源地之一。广东的沙湾、台山等地,都产生了大批广东音乐的名家名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何柳堂、丘鹤俦、吕文成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广东音乐家共同开创了广东音乐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广东音乐旋即风靡全中国乃至华人所居之世界各地,成为具世界性影响的新乐种。上海则是这种巨大影响的发生地之一。另一边厢,天津的“粤声津度”也有百年历史。广东人还把广东音乐带到沈阳、延安等地,如今广东音乐在北京也很有发展。广东音乐出去外地落地生根,曲目、演奏都会和当地文化结合发生变化。广东音乐辐射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把我们的文化、民族性格带到当地,这也是岭南文化反哺中原文化的一种表现。

     

    余其伟教授的讲述生动而深刻(李庆华摄影)

          在香港演艺学院任教14年的余其伟教授,在沙龙上也介绍了粤港在文化、艺术、教育上的异同。作为一个文化融合的城市,香港在广东音乐史上地位特殊。在地理上毗邻“故乡”,而思想、文化、制度上,往往又比“他乡”更多不同。在余其伟赴港任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主任之前,演艺学院的中乐教育有江南丝竹课程,却没有广东音乐课程。余其伟认为自己的到任是一种“顺水推舟”,因为香港中乐界开始重视自己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如今广东音乐在香港遍地开花,2015年,香港艺术发展局为余其伟颁发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家年奖(音乐组别),以表彰余其伟对香港中乐教育及推动大众对广东音乐的认识作出的贡献。余其伟说,香港代表了现代文明和包容,又有对传统的敬重。保留了从晚清到民国延续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也有得天独厚的当代欧美文明的影响。中国音乐、包括粤乐粤剧粤曲都能在这里以一种异于大陆的方式生存。这是华洋杂处、重商善变的香港在中国艺术上的一种选择。
          关于所有传统艺术均面临的传承与创新的矛盾,余其伟认为,粤乐向来有“拿来主义”的精神,敢于创新,善于融合。比如广东音乐交响化,绝不是唯一“出路”,但不妨作为其中一个实践方式,不用谈虎色变。当今,民族管弦乐多声部(交响化)的实践,在大陆各省及港台、星岛等地都有积极的推进,失中有得,收获颇丰。广东音乐对此不可以视而不见。余其伟还在沙龙中透露,他曾听上海的高胡演奏家李肇芳先生回忆,李肇芳的父亲李达川是吕文成在上海广肇义学的学弟。学长吕文成曾对李达川倾诉,他研发高胡,创作《平湖秋月》《醒狮》《步步高》等乐曲,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几千里外故乡的广东音乐“硬弓派”(注*)斥为离经叛道。后来这些乐曲在上海及北方引起轰动成为名曲,才反过来触动了港粤地区接受。刘天一先生也向李肇芳亲口证实了吕文成的这段心迹。
    吕文成、尹自重这些粤乐前辈在上海实践的广东音乐创新,都有过不被广东家乡父老认同的伤心往事,可见艺术的前进从来都是艰难迂回的。
     

    余其伟在演奏(李庆华摄影)


          余其伟老师还勉励学习音乐的年轻人,除了刻苦练习技巧,也应提高自我修养,重视艺术造诣中的趣味与意境。面对日益工业化的社会,学生已经疏离了农业社会中的小桥流水、桃红柳绿的诗意。他们可以演奏一些高难技巧的现代作品,但演奏《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妆台秋思》等古典味浓的乐曲,往往显得乐感呆钝、思想空白,没有意境。
          现场观众被余其伟一派谦谦君子的儒雅风度所吸引,入神地倾听余老师的音乐感悟,不时随着余老师轻松愉悦的叙述会心而笑,不时又被余老师隐藏在波澜不惊之语气中的尘封历史所触动,心绪起伏。

     





    现场观众(李庆华摄影)


    《广东音乐研究》特约记者,微信公众平台《广东音乐圈》主编曹佳望(笔名司音)在沙龙现场提问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陆键东为沙龙作了总结发言。陆键东说:“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甚至广东音乐界,很荣幸能请到余其伟教授来作这个讲座。今天的两个多小时,展现了一个广东音乐大家的天赋、积累与才华。余教授是演奏家、音乐家,文学与史学的底子亦相当深厚,尤其谈到广东音乐需修史的观点,令我们深有同感。今天的这个沙龙,实在是一个文化上的精神盛宴。衷心祝愿余教授健康长寿,为广东音乐做更多的贡献。”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陆键东作总结发言


    沙龙嘉宾合影,从左至右为高胡演奏家陈志远、主讲嘉宾余其伟、高胡演奏家关家鸿、民族乐器制作师毛旺


    沙龙嘉宾合影,从左至右为广州文研院拓展部主任王小敏、中山大学教授董上德、广州文研院院长陆键东、沙龙主讲嘉宾余其伟教授、余其伟夫人彭燕珍老师、广州文研院副院长梁郁南、沙龙主持人钟哲平(李庆华摄影)
     
    注:广东音乐分硬弓组合和软弓组合。
          硬弓组合:约在1920年以前,由二弦、竹提胡(竹奚琴)、三弦、横箫、月琴、喉管和打击乐器组成的为粤剧伴奏及演奏一些过场音乐的乐队,称为硬弓组合,它的演奏风格和音乐特色:粗犷、古朴、激昂、响亮。
          软弓组合:约在1925-1930年开始,由高胡、椰胡、中阮、琵琶、扬琴、洞箫、秦琴等组成的粤剧伴奏及演奏器乐粤曲的乐队,称为软弓组合,它的演奏风格和音乐特色:清丽、悠扬、活泼、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