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到粤剧博物馆 听粤曲妙音

    发布时间:2017-09-27 作者:王方亚 来源:珠江时报 点击:

            绿树成荫的兆祥公园长廊内,每天都会传来“咿咿呀呀”的粤曲声,一帮私伙局发烧友经常在这里吹拉弹唱,好不热闹。长廊一侧,就是广东粤剧博物馆所在的兆祥黄公祠。
     

     
     

           广东粤剧博物馆是国内第一家粤剧博物馆,占地3000多平方米,收藏有粤剧文物近2万件,其中民初文物和图片3000多件,有“琼花水埗”遗石,琼花宫香炉、宫灯等粤剧文物,还有大量清代和近现代的粤剧剧本、木鱼书、海报、戏桥、戏服、乐器及最早的粤剧电影、唱片、剧照、名伶书画等文物。
           每年农历九月廿八,佛山都会在粤剧博物馆前举行“华光诞”民俗活动,吸引海内外粤剧大佬倌过来聚会、表演。
           广东粤剧博物馆筹办者之一、佛山非遗专家梁国澄介绍,佛山有两个粤剧权威,一个就是祖庙的万福台,它是目前国内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戏台。另一个就是琼花会馆。走进粤剧博物馆,左侧橱窗中藏有一块刻有“琼花水涉”四字的石碑,这是一块复制品,当年该石碑就位于琼花会馆附近的水涉头边,艺伶在水涉上落戏箱,乘船到各地演出。如今粤剧博物馆内的琼花会馆模型,是根据已故的佛山老文博工作者孔翟光的回忆进行复原的。全馆共分三进:第一进是钟鼓,第二进是琼花宫大殿,第三进是会所。在粤剧博物馆的二进大厅内,有一个室内粤剧戏台,平时免费给私伙局发烧友使用。博物馆的导赏志愿者介绍,整个粤剧博物馆的布局其实就是仿造琼花会馆的布局设计的。
     

     
     

           梁国澄介绍,当年粤剧博物馆的建设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和海内外粤剧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红线女号召了全球60名粤剧专家支持,自己还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文史资料,就连题词也是红线女连夜书写的。
           馆内珍藏有粤剧早期的铁质打击乐器,各年代、地区、版本的珍贵木鱼书,任剑辉、凤凰女、薛觉先、马师曾等用过的道具、戏服及书画真迹等。其中最为珍贵的莫过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000多张粤剧唱片,其中更有11张出品于1902年、现存最早的粤剧唱片。“通过对不同时代唱片的比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保护传承传统粤剧。”梁国澄说,黑胶唱片因为材质的原因并不能长久保存,陈列室也不是理想的收藏场所,“当务之急是进行数字化录音保存。”

        


            本稿件转载自珠江时报 由佛山文化周刊记者王方亚摄影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