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车:粤剧不缺少观众,缺少的是好作品
发布时间:2017-08-11 作者:傅晓勤、苏钰琳 来源:韵味岭南 点击:
8月9日下午,由广州市荔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广州市荔湾区粤剧曲艺协会主办的“荔香荷韵绽新蕾——荔湾青少年粤剧粤曲专场演出”在粤剧艺术博物馆精彩开幕,著名粤剧导演何车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加盟演出,并接受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韵味岭南》节目主持人晓华的采访。
何车老师接受央广记者晓华采访
何车(本名:蔡孝本),著名粤剧导演、剧作家、戏剧评论家、粤剧研究学者,广州市荔湾区粤剧曲艺协会主席, 撰写的曲艺作品《笙歌缭绕荔枝湾》获得第五届中国曲艺节精品节目奖,《南音新唱十三行》获得全国群星奖,《缘梦荔枝湾》获得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提名奖。
地水南音更显沧桑
何车老师(右)亲自演绎自己的原创作品《沧桑十三行》,左为搭档张杏英。
何车老师本次演出,何车老师亲身演绎自己的原创作品《沧桑十三行》,与搭档张杏英共同演绎的一曲独具韵味的《沧桑十三行》博得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何车老师告诉记者,这次他带来这曲《沧桑十三行》不同于他之前的获奖作品《南音新唱十三行》:“这两首曲子风格不一样,《南音新唱十三行》是用弹唱的形式,而《沧桑十三行》是用‘地水南音’的形式。”何谓‘地水南音’? 何车老师解释:“这是从清末开始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粤调说唱,演唱者多为失明艺人,‘地水南音’演唱能将沧桑感充分展现出来,如果用弹唱的方式,这种感觉就出不来了。”
见记者听得津津有味,何车继续讲道:“‘地水南音’也分两种,一种叫飏州腔的南音,不是现在的专家所说的提手旁的‘扬’,是《诗经》里的“舟遥遥以轻飏”的“飏”,代表是水上人唱,在水上流传过来的南音,此为飏州腔。另一种叫解心腔,解心腔是从粤讴传过来的,因为粤讴本身叫解心,所以我们有一个解心腔南音,这两者是不同的。”
《南音新唱十三行》和《沧桑十三行》都是由何车老师所创,主题都是围绕十三行,在歌词内容上变化不大,但是这两首曲子所流露的情绪并不一样,用‘地水南音’的演唱的《沧桑十三行》更有一种沧桑感。
作为一个“老广州”,何车老师说道,“期望更多的群众去关心十三行的文化历史、也希望十三行能够有一个新的发展,这就是我写十三行的一种期望。”
岭南文化具有包容性
《校园欢歌》
何车老师告诉记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加入了粤曲粤剧的学习中,这让他感到很欣慰:“这次演出,有一个节目叫做《校园欢歌》,演唱这首曲子的是四个小女孩。这四个小女孩中有三个是外地人,他们的父母都不会讲粤话,但是他们都非常支持他们的孩子学习粤剧粤曲……”
粤剧不缺少观众,缺少的是好作品
对于有人士担心: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粤剧的发展是否会遭遇老龄化、后继乏人的问题。何车老师有自己的看法:“我不同意所谓的‘现在的粤剧观众越来越老了,孩子不喜欢看了,粤剧发展面临瓶颈’这些观点。对于粤剧观众老龄化的问题,其实不用杞人忧天,粤剧这种艺术,我认为它是给老年人欣赏的,试问现在很喜欢粤剧的孩子,到你读高中了,你去不去看戏?你要考大学了,你去不去看戏?当你出来工作了,又忙于工作了,到30岁、40岁了,上有老下有小,你哪里有时间去欣赏?当然有个别专业人士是有的,但是当一个人到了60岁、70岁退休了,退休后你会回过头来思考自己的一生:我走过的道路,我的恩、怨、情、仇是怎么样的?你会发现:原来在戏剧里可以找到这些内容的,那么你就会走进剧场,和演员、和我们的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这是老年人的需要。谁有空欣赏戏剧?老年人可以,他有这样的时间,他有这样的情感需要,他需要的那个声音在戏剧里。我认为现在是没好戏给人看,而不是没人看戏,这是我在实践中感悟到的,我相信粤曲粤剧的生命在民间。”
本稿件转载自韵味岭南公众号,作者为傅晓勤、苏钰琳,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