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舞台上的现代女英雄(下篇)

    发布时间:2017-08-04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关于《刘胡兰》这个戏,就有过三个不同粤剧版本,广东粤剧界曾有三位名花旦先后主演过,一是陈小茶,二是红线女,三是林小群。
           陈小茶演于1958年,那时她在广州粤剧团,才25岁,充满青春活力。她不仅重视刘胡兰年轻形象的塑造,而且感情十分投入,在唱和做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使刘胡兰这一英雄人物在粤剧舞台上首次生动地树立起来,受到一致的好评。
           红线女是在1960年冬开排《刘》剧的。她曾认真地思考过:“我怎样把这个既是天真活泼的可爱小姑娘,又是一个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通过戏曲的表演,介绍给观众呢?……要塑造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如果仅从她的外型特点出发,不能达到剧本的最高要求……最主要的还是要准确地掌握角色的内心世界。”因此,她认真查阅大量材料,深入揣摩刘胡兰的个性,既精心设计造型,又借鉴刀马旦、小武的身段、步法、腔调,在唱、念、做各方面都富于变化,特别在“大庙”这场重头戏中表现突出。她内唱一句【首板】“满腔怒愤”,已是先声夺人;接着身穿带血的白衣亮相,既痛斥叛徒,又挺住敌人的拷打,再唱出以“阵阵创伤痛彻心”起句的一大段“主题曲”,开头运用【反线二黄】,并改造了传统的“祭塔腔”,让刘胡兰忆起苦难的生平;再转【正线二黄】与【南音】,发挥了“红腔”的特色,唱来委婉细腻,极富感情色彩,唱出了紧跟党走的战斗豪情,曲末一句“节操傲冰霜”则拉出新的高腔,将刘胡兰的爱与恨及其坚定的信念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戏的后半段展现母女生死诀别,刘胡兰紧紧搂抱母亲和含着热泪送顶针及深情离开母亲,轻蔑地怒视敌人然后昂然走下等几个动作,都催人泪下,所以行内人都赞红线女对刘胡兰成功的刻划,是“演现代戏的一大突破”,周总理看后也给予充分肯定。“大庙”后作为折子戏曾带到北京公演也引起轰动,不少观众大赞说,真不相信演16岁的刘胡兰的是年已50多岁的红线女!

           至于林小群演的《刘》剧,则是于1978年,广东粤剧院对剧本作了较大的修改加工,特别增加了刘胡兰和母亲的两段情感戏及与叛徒石五则斗争的对手戏,也丰富了好些唱段。林小群自己找来不少有关资料,认真体会毛主席所写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题词的精神,凝望着刘胡兰的石膏像,细细地思考,加深了认识,激发起满腔豪情,演来唱做俱佳,亮点频现,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十分強烈的感人效果。全剧后来录入《粤剧大典》VCD碟中。
     

    林小群凝望着刘胡兰的石膏像进行思考及艺术创作
    (照片由白超鸿、林小群提供,转载须注明)
           
            最后要说说《江姐》。
           粤剧有两个版本,先于1964年由广州粤剧团东风剧团首演,主演江姐的是马丽明,演的是重庆中共地下党区委书记江姐(江雪琴)被捕,关押在敌人的“渣滓洞”里,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此本演出场次虽不多,但江姐这一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郑培英饰演江姐
     
            影响较大的另一位江姐的主演者,是广东粤剧院的郑培英。该院将此革命现代戏作重点经营,于1977年推出。郑培英曾小结自己的演出;“注意在特定的戏剧情景里糅合青衣行当的端庄、稳重,将自己渗进角色的内心世界,与之同悲、同苦、同愤,这是我饰演江姐的心得。”在戏中有两场重点戏特别感人,一是“上山”,江姐带着任务要与丈夫会面一起战斗,却猛见丈夫的头颅被挂在城楼,怎么办?郑培英的表情凝重、坚定,那段以“寒风卷扑面来冰霜乍降”起句的成套唱段,全用“梆黄”板腔,却作了好些新的处理,加入独特的拖腔,曲末一句有力的【滚花】“昂起头挺起胸奔向战场”,扣紧了锣鼓点,女主人公拨发挺腰,一甩围巾,昂然急步前行,鲜明地表现出在意外骤变关头的沉着冷静与高尚的革命情怀。另一场是最后的“迎敌”,敌人要杀害江姐了,众难友不舍地聚拢在身边,郑培英演到这里,镇定地捋捋头发问大家:“看我头上还有乱发吗?”又把红旗交出说“等重庆解放了,把它交给党!”接着又唱出一大段曲,勉励大家“不要用哭声道别,莫让那眼泪轻抛”,由【梆子慢板】转到【南音】、【二黄】,最后唱出“莫辜负人民哺育,党的心血灌浇!”将江姐那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和为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尽情抒发。郑培英演的这个版本的结尾不是江姐的牺牲,而是江姐等与解放军胜利会师,挥舞红旗,屹立红岩之上,英雄形象闪闪生辉,令观众精神更为振奋,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