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从纪念唐涤生晚会说起

    发布时间:2017-06-27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近期,省港澳三地的粤剧界都分别举行了可多场同一专题的演出晚会,以深切纪念蜚声中外的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广东八和会馆与广州粤剧院联手主办的以此为专题的“名剧名曲艺术欣赏会”于本月24日晚在广州南方剧院响锣,广东八和会馆主席郭英伟与秘书长李陈桂兰为总策划,由执行主席梁耀安、我自强为监制,名誉会长、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小神鹰为艺术总监,笔者担任了艺术顾问。广州市老市长、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会长黎子流不仅悉心为晚会题名书写,还与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等领导一起出席,观众中还有来自广东各地和香港、澳门的朋友,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在欣赏会上,一众名家同行倾情献艺,推出的七个节目均为唐涤生进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编剧技巧越加成熟时的名作,著名节目主持人雄标先生介绍了各个作品的主要亮点。首先送上的是唐涤生于1951年为红线女撰写的粤剧《摇红烛化佛前灯》中的主题曲(此剧当年由何非凡与女姐合演),由青年唱家黄锦玲唱出,颇有“红腔”韵味;接着是两首对唱曲和两出折子戏,包括国家一级演员何萍与著名粤剧花旦岑海雁合唱《牡丹亭惊梦之幽媾》,知名唱家梁启康和知名演员黄伟香对唱《再世红梅记之观柳还琴》,优秀青年演员李伟骢与黄晓韵合演了颇具喜剧色彩的《狮吼记之跪池》,而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黎骏声与陈韵红则献上了凄切委婉的《紫钗记之剑合钗圆》,各具不同风格。作为晚会大轴演出的节目,是为戏迷熟知的唐涤生于1957年编写的“任、白戏宝”《帝女花》,先为对唱《庵遇》(由名艺术家倪惠英与李陈桂兰对唱),后为折子戏《香夭》,由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的梁耀安和曾小敏拍档,唱做生色,赢得满场掌声。

     

    黎骏声与陈韵红上演折子戏《紫钗记之剑合钗圆》
     

    梁耀安和曾小敏献演折子戏《帝女花之香夭》

           对此场演出晚会,许多戏迷都陶醉不已,反响强烈,而粤剧粤曲界的名家与同行,通过排演,也深深感受到唐涤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其名作动人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唐涤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在粤剧艺术的宝库中闪闪生辉,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种不灭的精神,一份可贵的执着,这对于整个粤剧界、文化界的同行们,都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关于这,至少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
           其一,痴恋、勤奋与严谨。唐涤生才经历43个春秋,短短一生竟写出了400多个粤剧剧本,而且名作迭出,靠的是他的全情投入,特别勤奋和要求严谨。他说自己有股“蛮劲”,“为了演绎一句原词或化一句原词,每每尽一日夜不能撰写成新曲一两句”;他对古典戏曲“发生了有点近乎痴恋的爱好”,对汤显祖(即明代《紫钗记》、《牡丹亭》的原作者)“有偏爱之心”;面对改编的“繁难”,他却越感到有“责任”,要创出“具有文学价值的新粤剧”,以至带病写作,最后观看自己的力作《再世红梅记》首演时突发脑溢血而至不治,把整副心血、精力都完全献给了粤剧!
           其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出新。唐涤生十分重视传统粤剧本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粤剧编剧的技法格律),但曾受薛觉先改良粤剧等的影响,又在电影圈工作过,所以注意向外界借鉴吸收,特别在粤剧音乐方面,突出古谱的整理和新曲的制作,同时刻意选用大段音乐认真填词(如《粧台秋思》、《春江花月夜》与《大调秋江别》等),又将古典戏曲中精妙的原词“化”入,巧曲配上妙文,使音乐性与文学性得到较完善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粤剧的文学价值。
           其三,热诚无间的合作精神。唐涤生曾为许多红伶编撰过剧本,包括薛觉先、马师曾、陈锦棠、芳艳芬、红线女、何非凡、吴君丽、罗品超等,都诚挚热情,配合默契,特别参加了多届“仙凤鸣”剧团,与名伶任剑辉、白雪仙组成了“铁三角”,形成合力,精研细琢,“度身订造”,使双方才华更得尽情发挥,传为佳话。他虽不谙乐理,却善于与王粤生等名乐师合作,不断整理古谱,创制新调,刻苦地填上准确典雅的曲词,才为剧作添色。如果编剧家与主演及乐师之间都太强调自我,缺乏良好的关系,那就断然不能取得成功。
           唐涤生于1958年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说得好:发展粤剧“这是一个需要集中广泛艺术家的力量才能做得好的工作,不是一两个剧团可以做好的,也不是一个或两个唐涤生可以做得好的。”他自己的成功确也绝非偶然。让我们通过纪念演出和细心赏析前辈艺术家的精彩之作及其可贵的创作精神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激励,同为今天粤剧的传承发展再创佳绩。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