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红的归来》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

    发布时间:2017-06-21 作者:黄宙辉 来源:金羊网 点击:

    粤剧《红的归来》亮相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
    大型现代粤剧《红的归来》在宁夏演出的剧照。
     
           宁夏观众领略粤剧大师红线女艺术风采

           6月20日晚,广州粤剧院打造的大型现代粤剧《红的归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影剧院精彩展演。该剧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的剧目。本次演出是继去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演出后,粤剧再次深入祖国北部内陆地区展演,大大促进了粤剧在国内的推广传播交流。


           《红的归来》掀起观演热潮
           
           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文化厅承办,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从全国164个优秀的参选剧目中选出27台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戏剧新作进行展演。

           当晚,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巡视员刘宛子及近30位戏剧专家、学者,与现场近千名观众一同观看了《红的归来》演出。该剧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出品,由红线女老师亲手创办的广州红豆粤剧团倾力演出。红线女艺术中心李满、练行村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主任王永庆执导,卜灿荣任唱腔设计,隋晓峰作曲,梅花奖得主崔玉梅饰演红线女,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饰演马师曾,二人携手重现红腔马调。
           演出受到了宁夏观众的热情捧场,收获阵阵热烈的掌声与叫好声。据承办方介绍,青铜峡市堪称“戏窝子”,拥有众多热爱戏曲、欣赏水平较高的资深戏迷。粤剧《红的归来》来宁演出在当地戏迷圈中掀起观演热潮,一票难求。有观众表示,粤剧第一次到宁夏地区展演,机会难得且珍贵。虽然听不懂粤方言,但戏曲是相通的,在字幕的帮助下观赏演出,没有障碍。当地秦腔表演院团演员表示,少年学戏时,通过了解各个地方戏曲机会,就听闻过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老师的艺术成就和事迹,本次有幸观看根据其真实经历改编的粤剧,感到既兴奋又激动。

           集中呈现红派与马派艺术

           《红的归来》围绕红线女的真实经历展开,讲述上世纪五十年代,红线女为追求艺术,捨弃在香港如日中天的事业和优越的物质生活,毅然回归祖国,以一颗赤子之心投身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故事。该剧以红线女老师为缩影,通过把红线女个人际遇与大时代的动荡更迭联系起来,以个人的沉浮投射出时代的变迁。更通过她这一舞台形象将粤剧人情系祖国、爱国从艺的精神及情怀表达出来。

           该剧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红派与马派艺术的集中呈现,崔玉梅与欧凯明两人以声腔塑造角色,剧中表演了大量红腔和马腔唱段,二人表演相得益彰。崔玉梅年轻时曾受教于红线女老师,颇为熟知红腔特点和红派表演艺术,她本人的技、戏、神也相当吻合红线女年轻时的气质。她的表演抓住了红老师声、形、神等方面的特点,着重演绎红老师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欧凯明作为红线女老师的入室弟子,曾在红老师指导下学习马腔,表演颇有心得。在《红的归来》剧中,欧凯明直接饰演马师曾本人,并且在剧中演绎了精彩的马腔唱段。他所呈现出来的“马师曾”既有大师风范,亦展现其自身表演艺术风格。

           向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致敬

           该剧于2016年作为压轴剧目在第七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成功首演,其后又再在广州、南宁、东莞等地上演,深受观众喜爱,获得大量专家好评。2017年,该剧进一步修改提高,重新梳理了故事线,对剧情及唱段进行了部分删减和增添,同时增加了数个人物角色,令剧情更连贯流畅,表演更丰富。
           该剧创排讲实求真。据编剧李满介绍,剧中哪怕一个小配角都是有据可考的,经过艺术加工后再呈现在舞台上。除了在剧情上尽量还原真实,剧中女主角服装也是复刻自红线女老师年轻时期的着装,为崔玉梅量身后重新制作。舞美布景及道具布置也几乎都有出处,在剧目的结尾,多位青年演员装扮成红线女经典作品中的角色形象一一亮相,《搜书院》的翠莲、《关汉卿》的朱帘秀,《昭君出塞》的王昭君,《山乡风云》的刘琴,《白燕迎春》的沈洁,还有刁蛮公主、祥林嫂、繁漪、红娘、蝴蝶夫人等经典角色,旨在向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致敬。



            本稿件转载自金羊网,由记者黄宙辉、通讯员文瑶摄影报道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转载稿件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