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搜书院》如何成经典(上)

    发布时间:2017-04-26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近期,广州粤剧院根据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经典名剧《搜书院》重新编排公演,名家们倾情演绎,大受关注与好评,有朋友问及当年这一大戏如何成为经典,笔者与本剧的编剧、前辈杨子静和莫汝城在广东粤剧院共事多年,曾与他们多次谈及,亦曾撰文介绍,这里回顾一下,试与大家分享。
     

    《搜书院》剧照(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能成名剧,首先在于本子之妙。杨子静、莫汝城加上另一位编剧林仙根于1954年到海南岛采集创作素材时,发现了一个琼剧本子,当地文化部门告知,这是根据海南的民间故事编写的,据说剧中的书院掌教谢宝及学生张逸民还都真有其人(记述于清道光年间的《琼州府志》与《文昌县志》),故事发生的琼台书院遗址尚在。不过,这个本子仅是个油印本,页数不多,内容也只是有“围书院”、“搜书院”的一些戏,从中可知道引起谢宝与镇台矛盾的,是镇台府中的一位侍妾在进香时失落金钗,偶被书生张逸民拾得,他还钗并与之相见,镇台闻之大为动怒……杨子静他们翻看后,感到此戏富有地方色彩,题材好,矛盾足,可以扩充铺展,加工成一个别具一格的长剧,但需对人物和情节作出改动,并进行较大的增补,特别要编好尖锐的戏剧矛盾冲突发展的多个层次,使人物形象更活。其中对女主角,经考虑再三,决定将侍妾改为饱受压迫的侍婢,以突出其善良与勇敢;而失落金钗又过于“老套”,改作飘落的风筝、侍婢寻找就稍有新意;至于侍婢的定名,杨子静提出叫“翠莲”,那是因为杨子静与莫汝城当时常在广州小北附近一间卖牛奶的小棚中谈戏,棚边就是一片翠绿的荷塘,杨在沉思间猛然望向美景,顿生灵感,莫也当即认同。
           安排张逸民在风筝上题词引起与翠莲情感的交流,也是编剧者的一处妙笔。莫汝城对笔者说,这是从清代戏曲家李笠翁的名剧《风筝误》中借鉴过来的,不过张生题什么词好,倒是很费心思。最初莫撰写了一首《减字木兰花》:“长牵彩线,辜负凌云心一片;线断随风,此身无寄任西东。碧空陨落,飘泊亦如人命薄;谁舍谁收,一似桃花逐水流。”到此剧于1956年赴北京演出时,当时的中央文史馆的负责人叶恭绰(广东人)观后大喜,自告奋勇,送来一首新填的《临江仙》:“不羡红丝牵一线,扶摇直上遥空。几曾云梦绕芳丛,凄香心婉转,写影骨玲珑。信道黄花还比瘦,无端轻落泥中。拼将弱质斗西风,命虽同纸薄,身肯逐飘蓬。”杨等都认为文词更佳,情意更深,于是马上改用了,而且反响确实很好。

     

    新《搜书院》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必须提到的是,马师曾对《搜》剧本子提出过十分重要的意见,因此剧最先是由黎国荣、刘美卿、新珠等主演的,马师曾与红线女于1956年回广州工作后要排新戏晋京演出,马想到了看过的这个戏,他爱上了书院掌教谢宝这个光彩的主角形象,但富有艺术修养和演戏经验的他对当时的演出本仍不满足,认为在人物塑造、主题思想、戏剧结构等方面尚可进一步提高,于是便主动与杨子静等编剧一起商量,作了较大的修改,才再投入排练。
            马师曾到底有何高见呢?他主张对演出本要增也要减,既指出谢宝上场较迟,演至镇台来搜查书院时才亮相,缺乏一定的铺垫;又认为本子原有一场“夜搜”的戏,写的是谢宝救出翠莲后,镇台取到道台的手令,率兵趁夜真的来搜,却无所获,谢宝则将他狠狠的奚落了一番,虽然谢宝的戏份颇重,但此时的戏实已变得多余。他提出反而需要在谢宝知道实情之前增补一段戏,展示其独特的个性和高超的辩才,结果便 “度”出了“步月抒怀”一场,让谢宝与老仆人念出了“半边明月”与“一轮明月”等风趣的对白,唱出了“吏恶官贪真可叹……应留正气在人间”那段很有分量的“七字清中板”;同时则删去了“夜搜”,而更着力地铺排好谢宝与镇台奋力抗争的几个层次,将戏逐步推向高潮,显得更加好看。所以,虽然始终没有出现真“搜”的戏,但当镇台自鸣得意地取到手令返回,算计着“严惩谢宝”时,坐在轿内的谢宝却胜券在握,嘲笑镇台,台下观众不禁发出会心的微笑,甚为叹服!(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