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鉴叔有说不完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03-14 作者:朱伯铨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一、结缘回龙桥

          1929年欧阳予倩创办的广东戏剧研究所,设在广州太平南路。家父朱振华与罗品超、卢敦、张活游、陈酉名等,便投身于广东戏剧研究所学习。休息时间,鉴叔与家父(朱振华)常走到附近的回龙桥上,交流学习心得。那时,大家才十多岁,但无论学习、生活性情,大家都很合得来。生活并不富裕,大家经常翻转衣袋,凑钱吃饭。他们虽不是“桃园结义”,但结下了六十多年深厚情谊,从未因为生活或艺术争拗而面红。大家都互相尊重、信任、理解与包容,圈内人都知道,他们台下是好兄弟,舞台上却是“死对头”。在《方世玉》戏中,朱振华饰雷老虎、鉴叔饰方世玉;《黄飞虎反五关》中,鉴叔饰黄飞虎,朱振华饰纣王。鉴叔向我笑说:“你父和我合作,做过一次好人,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他虽是演小角色士九,他能使我更入戏,演得非常好。他们不管台上台下,发生什么事,他们都是“拍住”上。鉴叔与家父都是星加坡八和会馆的负责人。有一次,在新埠当地主会请了一个戏班,设坛拜华光师父,他俩人被邀请出席。在拜祭过程中,有一丑生说华光师父上身,把该团花旦少卿卿拉到台前跪下,说她有罪,要捐一笔款出来,否则就要受责打。
          鉴叔看不过眼,见义勇为,转过头与我家父说:“朱华,不能让他们这样搞。”于是,鉴叔便离座走到台前扶起小卿卿,对那丑生讲:“不要难为她。大家都出来搵食,可必搞这些。”
           那丑生心仍不忿,竟顺手从炉上拔起一烛香烛,往鉴叔面上猛插。
           说时迟、那时快,鉴叔一个“双龙摆阵”,连消带打,一手抓着对方拿香烛的手,一手以“推山塞海”一招,推开那丑生解围。他们人多势众,表面劝架,实质围攻。鉴叔与我父背紧靠背,一路冲出了重围。鉴叔不但台上做英雄,台下也是有正义、有爱心。

           二、“化妆踢足球”筹款救国

     

    1938年,新埠青年粤剧团足球队,前左三朱振华左五罗品超。(图片由朱伯铨提供
     
           抗日期间,为支持国内抗战,罗品超与家父他们又发起“化妆踢足球”活动,进行筹款为抗日募捐。星洲著名花旦少卿卿更带领女艺员上街售票,侨胞都争先恐后前来购票。一众老倌分别化妆成《三国》中曹、刘双方的兵将。罗品超饰英勇善战的赵子龙,少昆仑饰关云长,朱振华饰魏延,邓丹平演马超,文少非(文觉非之弟)饰曹操。尽管天气炎热,但座无虚席。众艺人也全力奋战,红面关公也变“花面猫”。
          后来还举办了义演和募捐飞机等一系列活动,此事在星、马两地引为佳话。

            三、情谊贯两代

           鉴叔与我家渊源很深,还当我父母的证婚人。其时有“三对大灯笼”之称者,即是:家父与鉴叔,家母与鉴叔妹妹,我外婆与鉴叔母亲,经常出双入对,人称他们是“三对大灯笼”。
           五十年代鉴叔又与家母黄洁屏(中山女)合作演出了很多戏。《荆轲》罗品超饰荆轲,黄洁屏(中山女)饰荆母、《南海长城》中,饰罗品超角色的岳母钟阿婆;《桃园堡》中饰黑牛妈;《红花岗》中饰张胜妈;《李香君》中饰妥娘等,并出省赴西安、合肥、湖南等地演出。
           文革前,我与鉴叔在同一个演出团,学习观摩了很多鉴叔的戏。如《佘赛花》、《李香君》、《花园对枪》、《平贵别窑》等我从小也学着鉴叔的《凤仪停》、《平贵别窑》的小武戏。1965年,我随鉴叔赴北京、上海各地演出,参加演出《山乡风云》,受到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

     
    鉴叔与朱伯钊演《山东响马》 (图片由朱伯铨提供
     
           文革后,我兄长朱伯钊又与鉴叔在同一个演出团,也参加了鉴叔的电视拍摄和很多戏的演出。朱伯钊在《荆轲》中饰演王剪、在《罗成写书》中饰元吉,还有《蝴蝶杯》、《山东响马》等戏,都得到鉴叔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