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复排《香花山大贺寿》 掀起粤剧艺术新潮流
发布时间:2017-03-03 作者:何敏华 来源:佛山日报 点击:
《香花山大贺寿》 是个超过百年历史、广府地区逢年过节必演的粤剧传统例戏。上世纪60年代初,由当时的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整理、重排。消失50多年,这部尘封已久的例戏终于重现江湖。佛山粤剧传习所费尽心力复排,复原大部分的唱腔以及武术功架,引起粤剧界的轰动。不仅粤剧界的20多位大老倌踊跃参演,连香港、广西都积极复排,广州也开始复排其他例戏。在佛山非遗保护专家组委会委员梁国澄看来,佛山复排《香花山大贺寿》 掀起粤剧界的新潮流,意义重大。
《香花山大贺寿》 排练照。 图/受访者提供
保护粤剧 保护一方水土
复排《香花山大贺寿》 的发起人是梁国澄。把这个多年的想法付诸实行,是缘于他对于粤剧文化面临的困境,深感痛心。“中国戏曲市场处于濒危的状态,以往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是先从戏曲文化入手的,但现在快餐文化盛行,大众没机会关注戏曲,社会舆论甚少宣传,也导致中国戏曲客观边缘化。”
梁国澄说,大众忽略粤剧,是因为没了解到深厚内涵。一些民间的谚语、俚语其实是来源于粤剧戏行的行话,大家平时说得很溜的话,很多都是从粤剧文化出来的,“保护粤剧,就是保护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保护我们传统的生活文化”。
每年香港都会排《香花山大贺寿》,梁国澄都有去看,他愤愤不平“排得这么差,都依然那么多人喜欢看”。在坚守传承粤剧文化上,香港确实做得很好。从历史上看,由于香港粤剧文化没遭受社会运动干预,龙虎武师、神韵等技艺可以一代传一代,即使水平不够高也没有中断。但从趋势上看,人才、社会潮流都正经历萎缩的过程。
力挽狂澜,还原粤剧本性
“失传速度比较快,现在的粤剧学校请的都是京班老师,当粤剧要走模仿京剧的路,那还要粤剧做什么?”这是梁国澄十分忧虑的问题。粤剧生存不易,越来越少粤剧人愿意当老师,粤剧学校也面临招生的问题。“粤剧有自身的特色,唱念做打与京剧都不同,如果连学生都是学京剧的一套,粤剧只会越走越窄。”
为了适应市场,目前粤剧也存在过度歌舞化的问题,即靠帅哥美女跳群舞来造场景。在梁国澄看来,这是最忽视粤剧个性的做法。他说,粤剧是从草根文化而来,强调功架,洪拳、蔡李佛拳、咏春的招式都是粤剧里的功架,“南派武术的传承在粤剧,粤剧的根基、特色源于武术,如果讲求美就可以了,以后用什么来标签粤剧?”
力挽狂澜,还原粤剧本性,是这次复排《香花山大贺寿》的意义所在。
《香花山大贺寿》 排练照。图/受访者提供
还原武行实力 让粤剧回归民间
以往,粤剧戏班每到一个新的演出点,在演出正本戏之前,例必先演一些为酬神、敬神、祈福、纳吉的吉庆戏。这些戏的内容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重在表现仪式性的过程。《香花山大贺寿》是一个纯展示戏班基本功的戏,蕴含非常多的技术、技巧,如韦驮架、降龙架、伏虎架、叠罗汉、人龙舞等传统表演功架,观音十八变等传统表演程式及大量龙虎武师的武功套路。
上世纪60年代初,《香花山大贺寿》由当时的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简称佛青)整理、重排,其演出本还被当年省文化局戏剧工作室作为重要资料出版、保存,被誉为粤剧四件宝。
“既然是宝,抢救例戏就非常重要。”梁国澄说,佛青作为排头兵,保留了粤剧珍贵的财富,如今佛山粤剧传习所重排例戏,以戏代训,培养演员,独树一帜继承佛青的传统。
这次编导团特别请佛山精武会、蔡李佛鸿胜馆等民间武术社团,还原了戏中的很多武术功架。“佛山作为武术之城,家里总有一两个人与武术沾边,请武术团体加入,还原粤剧武行实力,让观众有亲切感、有共鸣,是戏剧回归民间的途径。”梁国澄表示,有草根阶层作为拥趸,粤剧更容易得到理解与喝彩。
以往,粤剧戏班每到一个新的演出点,在演出正本戏之前,例必先演一些为酬神、敬神、祈福、纳吉的吉庆戏。这些戏的内容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只是重在表现仪式性的过程。《香花山大贺寿》是一个纯展示戏班基本功的戏,蕴含非常多的技术、技巧,如韦驮架、降龙架、伏虎架、叠罗汉、人龙舞等传统表演功架,观音十八变等传统表演程式及大量龙虎武师的武功套路。
上世纪60年代初,《香花山大贺寿》由当时的佛山专区青年粤剧团(简称佛青)整理、重排,其演出本还被当年省文化局戏剧工作室作为重要资料出版、保存,被誉为粤剧四件宝。
“既然是宝,抢救例戏就非常重要。”梁国澄说,佛青作为排头兵,保留了粤剧珍贵的财富,如今佛山粤剧传习所重排例戏,以戏代训,培养演员,独树一帜继承佛青的传统。
这次编导团特别请佛山精武会、蔡李佛鸿胜馆等民间武术社团,还原了戏中的很多武术功架。“佛山作为武术之城,家里总有一两个人与武术沾边,请武术团体加入,还原粤剧武行实力,让观众有亲切感、有共鸣,是戏剧回归民间的途径。”梁国澄表示,有草根阶层作为拥趸,粤剧更容易得到理解与喝彩。
《香花山大贺寿》 排练照。图/受访者提供
20多位老倌助阵 引起粤剧新潮流
在复排《香花山大贺寿》 的过程中,小神鹰、小少佳等多位粤剧老倌多次进行指导,令复排的成效显著,得到老艺人的鉴定与认可。
佛山复排《香花山大贺寿》引起轰动。梁国澄告诉记者,目前汇聚了省内众多粤剧院团的20多位粤剧老倌踊跃参演,整个参演团体有七、八个,出场演员达108人,从5岁到78岁,其中一级演员22人,梅花奖得主15人,可谓阵容鼎盛、规模空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为佛青版本《香花山大贺寿》 编剧的老艺人,也以93岁高龄再次参与本次的复排。
梁国澄说,这次复排版本里的功架、技巧,佛山粤剧传习所的演员都已学会,而且演得非常出彩。连香港、广西听闻消息都积极复排,广州也开始复排其他例戏,让梁国澄感到十分高兴,“佛山能掀起粤剧界的新潮流是好事,让全行业共同努力焕发粤剧的光彩,让粤剧人把从中学到的传统技艺运用到其他剧目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观众欣赏粤剧,粤剧才能繁衍生生不息。”
在复排《香花山大贺寿》 的过程中,小神鹰、小少佳等多位粤剧老倌多次进行指导,令复排的成效显著,得到老艺人的鉴定与认可。
佛山复排《香花山大贺寿》引起轰动。梁国澄告诉记者,目前汇聚了省内众多粤剧院团的20多位粤剧老倌踊跃参演,整个参演团体有七、八个,出场演员达108人,从5岁到78岁,其中一级演员22人,梅花奖得主15人,可谓阵容鼎盛、规模空前。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为佛青版本《香花山大贺寿》 编剧的老艺人,也以93岁高龄再次参与本次的复排。
梁国澄说,这次复排版本里的功架、技巧,佛山粤剧传习所的演员都已学会,而且演得非常出彩。连香港、广西听闻消息都积极复排,广州也开始复排其他例戏,让梁国澄感到十分高兴,“佛山能掀起粤剧界的新潮流是好事,让全行业共同努力焕发粤剧的光彩,让粤剧人把从中学到的传统技艺运用到其他剧目中,推陈出新吸引更多观众欣赏粤剧,粤剧才能繁衍生生不息。”
《香花山大贺寿》 排练照。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