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粤剧市场有多火?这位年轻“戏迷”一年看了94部戏

    发布时间:2017-02-15 作者:周豫 来源:南方网 点击: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戏不成年”,过新年,看大戏,是广东地区群众春节最重要的传统节目之一。从大年初二至年二十三的22天的内,广州粤剧院的两个剧团逾150人将马不停蹄,分赴东莞、茂名、湛江等地,演出近50场,让基层戏迷一饱眼福。

           今年春班主战场在粤西地区,广州、东莞等地兼而有之,广州红豆粤剧团副团长苏华告诉记者:“今年春班高水平的剧团演出场次明显增多,与去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宣传有关,可以预见传统文化艺术事业会越来越兴旺。”

           据介绍,今年春班在场次方面,与去年同期虽未有太大变化,但戏金较去年高出了一成。此外,往年演出邀请方多为当地村委会或富商,但今年春班还获得了大公司青睐,如化州橘州一号房地产公司,邀请广州粤剧院两团在新建楼盘里连续演出六场,回馈业主。因为演出大受欢迎,邀请方还表示明年继续订戏。此外,广州粤剧团副团长占陈良表示,该剧团已连续5年受东莞粤剧发展中心邀请,在东莞影剧院进行开春演出。截至大年初七,仅6天时间,广州粤剧团、广州红豆粤剧团便在广州、东莞、化州演出了13场,观众破3万人次。

    名家齐登台,还有“梅花”来助阵

           粤剧作为一门群众艺术,广州粤剧院坚持艺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每年,粤剧春班队伍都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日子,坚持为多地群众送戏,共庆新春佳节。粤剧春班作为广州粤剧院每年的重头戏之一,剧院都以最强阵容上阵。除了优秀的班底,包括梅花奖“二度梅”得主欧凯明,梅花奖得主黎骏声、陈韵红、崔玉梅、吴非凡,以及红派艺术传人苏春梅在内的诸多名家都会齐齐登台,拿出好戏飨戏迷。此外,粤剧名家、梅花奖得主麦玉清亦受邀助阵演出,在化州高志塘村与黎骏声、陈骏旻搭档出演《宝莲灯》。广州粤剧团团长黎骏声每年都在戏班里过年。由于邀请方看重,今年广州粤剧团春班剧目男主演几乎全由他一人担任。对待春班,他十分用心,他表示:“地方观众欣赏水平比较高,对唱段很有研究,所以我们春班会拿出精品给观众。”

    青年演员领风骚,年轻戏迷同吃同住

           记者留意到在广州红豆粤剧团春班排期中,处处可见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剧目,而且还增添了新创剧目,如2016年由香港粤剧编剧李居明创作的《秦皇孟姜》,也作为春班剧目分别在化州和广州地区演出,令地方观众耳目一新。

           大年初三、初四,陈振江、郑依玲、伍韵飞、梁文超等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广州开年大戏《郭子仪祝寿》和《梨花情》,受到了众多广州戏迷与外地游客的热情捧场,两场演出票房爆满。红豆团在东莞的首场春班演出,亦是以青年演员主演的《范蠡献西施》打头阵。剧团转场至粤西地区后,每个演出地点都至少有一场青年演员主演的剧目。苏华表示,经过几年的实践,由青年演员担纲主演春班剧目,已经获得了地方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他们。他们为传统剧目带来了新的活力,让观众有不一样的观剧感受。

           “无戏迷,不春班”,没有戏迷捧场的春班,是不够热闹的。除了众多地方戏迷,还有两个年轻戏迷格外亮眼,她们从大年初二跟随广州粤剧团开始春班演出,直至大年初七返回广州上班。期间,她们与春班同吃同住同出入,演员化妆,她们就安静地在后台观察和拍照,直至开场钟想起。

           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广州戏迷阿倩表示,从小有接触粤剧,但不感兴趣,大学时被粤剧的文辞和音乐吸引,才开始逐渐比较系统地进行了解。但真正看戏看得比较勤快还是近两年。去年看粤剧相关演出94场(前年80多场),以广州本地的演出居多,偶尔会跑香港和珠三角。

     



            本文转载自南方网,记者周豫,通讯员文瑶、苏文权,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该文章的内容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