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迎新年广州粤剧团送戏《范蠡献西施》 三朵“梅花”细腻演绎同台飚戏

    发布时间:2016-12-23 作者:岳超群 毛远策 来源:清远日报 点击:

    12月18日晚,2017迎新年广清文化交流优秀剧目展演在市文化馆举行,广州粤剧团出演《范蠡献西施》。
    (清远日报见习记者 邱炜民 摄)

     

      “第一次看这部戏,原来粤剧里面的武打场面也挺有意思的!”“演得太好了,简直把‘眉目传情’表达到了极致,本来我只是陪外婆来看的,现在感觉自己都快要成戏迷了!”12月18日晚,汇集了三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飙戏,市文化馆小剧场,由广州粤剧团带来的《范蠡献西施》收获了观众狂热掌声。

      本次活动由广清两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是“2017迎新年广清文化交流优秀剧目展演”系列活动之一,广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陆志强、清远市文广新局局长许广勇观看演出,并探讨更多交流的可能性,如以后或有机会由广州送演专业话剧。
     

      细腻演绎,让观众感受情感变化层次感
     

      广州粤剧团带来的《范蠡献西施》,汇集了三名“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黎骏声,扮演范蠡;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文华个人表演奖得主陈韵红,扮演西施;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吴非凡,扮演郑旦。

      整出剧呈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准,让观众狂赞“戏很抓人”。《别馆盟心》一节,儿女情长将执手,念及家国猛回头,情深难掩,不认不认还须认,难舍难舍真难舍,黎骏声与陈韵红的细腻演绎,让范蠡和西施脱离了脸谱化,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情感变化的层次感,将“人非草木起无情,只为把山河重整”之中的万种情思、千般无奈都表现到了极致。

      “演得很细,细微的情绪也表现得很到位,有骨有肉,人物形象很丰满,这样看上去更真实,更入戏。”从旧城过来的票友张阿姨为一众演员点赞。

      据了解,广州粤剧团(原广州粤剧工作团)成立于1953年,现隶属于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现任团长黎骏声。剧团一直以来以探索粤剧艺术的改革创新及培养造就艺术人才为宗旨,排演和积累了众多风格不同的优秀剧目,如《碉楼》、《睿王与庄妃》、《范蠡献西施》、《刁蛮公主憨驸马》、《宋王告状》、《宝莲灯》、《花月影》、《梦断香销四十年》等,及《广府华彩》系列精品折子戏。
     

      资深戏迷,市政协副主席黄卫星:希望清远培育和形成演出市场
     

      今年9月,广州红豆粤剧团为清远带来大型古装粤剧《黄飞虎反五关》,艳惊四座,在清远掀起带父母“睇大戏”的狂潮;本次广州粤剧团送演《范蠡献西施》,也是座无虚席,许多观众从佛冈、英德、清新等地前来观看。现场,多位观众表示,平时看戏剧、话剧等只能去广州、深圳,呼吁清远上演更多高水准的专业演出。

      作为“资深戏迷”,市政协副主席黄卫星两场演出都全程观看,并发长“朋友圈”抒怀。《范蠡献西施》观剧后,他为广清交流的“文化惠民”政策点赞,并呼吁清远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演出市场。

      黄卫星谈到,实施“广清一体”发展战略,对清远而言,最重要的当然是借助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和综合发展实力,带动清远的产业提升。但是,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帮扶,可以让清远广大市民更直接受益受惠。清远史属广府文化覆盖地,粤剧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苦于本地没有专业剧团,普通市民要欣赏一场高水平的粤剧绝非易事,幸好借助广清文化交流的平台,这样的机会多起来了。

      “其实,组织一场这样的演出,对文化部门而言实属不易,经费的制约,剧团的排期,都不好解决。更令主办方难堪的是观众的组织:因为清远还没有形成演出市场,观众看戏习惯了靠请靠送,造成了‘拿到票的不来看,想看的没有票’的窘况。须知这些高水平的演出,在广州是要花费百元以上才能观看的,我们算是沾了广清文化交流的福了。但从长远计,逐步培育和形成清远的演出市场才是正道。”他表示。

      现场确有部分想看但没有票在门外等待的情况,开演后,因里面尚有余座,安保人员允其进入,几位老人惊喜而入。而上次广州送演《黄飞虎反五关》时,本报微信后台赠票,也有未抢到票的网友想花钱购票。

     

            本稿件转载自清远日报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