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中山资讯】“新马腔传人”邓志驹: 粤剧既要创新也要继承

    发布时间:2016-12-08 作者:高薇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一愿物阜民丰国家强盛;二愿风调雨顺海晏河清;三愿圣体安康臣民欢庆。佛光普照梅花径,江山长秀丽天下永升平……”每次听到这一段六祖心声的南音,观众都会格外安静。六七十岁的老人则不约而同、颤颤巍巍地掏出手机,或拍照,或录音。

           类似的情景经常会在紫马岭公园的“香山大戏台”前出现,8年来从没有改变过。只要碰到“新马腔传人”邓志驹(香山粤剧团负责人)的戏,大家都会格外入迷。钟情粤剧四十载初心不改,这些年邓志驹相继拍摄出版了《禅院钟声》等几百首粤曲卡拉OK曲目,所演绎的作品遍及全球华人地区,为宣传普及粤剧粤曲起到积极作用。
     


    邓志驹(左)与黄嘉裕主演的《光绪皇夜祭珍妃》剧照。 受访者供图


    《南国菩提》再现久违好声腔

           个子不高,喜欢戴一副细腿金丝眼镜,再加上锃亮的光头,即便不上台,邓志驹也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3年前,为了饰演六祖惠能,他剃光了头发。后来,《六祖惠能》改编成《南国菩提》,他依然担任主演,光头的形象便保持至今。

           据了解,《南国菩提》是香山粤剧团原创作品。该剧表现了六祖惠能在佛教禅宗中国化的贡献,通过东禅对偈、慈航夜渡、南归潜修、世俗、辨幡受戒、曹溪晚钟、梅影千年共七场戏,熔粤剧、广东音乐和六祖惠能广东三大文化名片于一炉。

           在唱腔设计方面,该剧坚持以梆簧为主,大量收集和使用粤剧传统曲牌,把粤剧大师白驹荣的禅腔二黄、陈笑风“风腔”特色的梵音、罗家宝的“虾腔”等充分运用到唱腔中。在结尾部分,导演还大胆地以一人一椅一曲的表现手法,充分发挥邓志驹在唱腔功力上的优势,通过一段惠能尽诉心中情的主题曲《梅影千年》,把佛家空无的境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全剧推向高潮。

           “六祖惠能这个角色我酝酿了很多年,直到2013年纪念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之际,我才下定决心把他搬上粤剧的舞台。”邓志驹说,《南国菩提》是在《六祖惠能》一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来,每一段的唱法、唱腔都经过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排练。

           今年9月底,《南国菩提》应邀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演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外国观众。一位福建籍的阿姨为了和邓志驹合影,不仅坐了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还错过了回家的末班车,不得不在马六甲住上一晚。

           《南国菩提》是一个和尚戏,没有才子佳人,为什么观众都说好看?除题材独特外,剧中唱腔编排特别讲究。著名粤剧编剧家秦中英曾表示,现在靠唱来打动观众的粤剧演员并不多,邓志驹便是其中一个。有粤调说唱文学研究者还认为,该剧主演邓志驹唱功了得,是近年粤剧演出中久违的好声腔。
     


    每逢周六,邓志驹都会登台表演,现场教学。高薇 摄

    听磁带唱片学习名家唱腔

           “这次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演出,使我更加意识到有必要把岭南文化推向更高的层次,让全世界的华侨知道我们家乡在文艺创作、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谈及《南国菩提》的演出,他表示,对艺术工作者而言,最能体现存在价值的地方并不在于拿到多少奖项、获得多少个人荣誉,而是能够创作出具有社会影响力和时代价值的艺术作品。

           这样的理念与邓志驹对粤剧和文艺的痴迷不无关系。作为地道的广东人,他从小便接受广府文化的熏陶。几岁起,邓志驹开始听粤剧唱片,14岁时被曲艺名家关梦梅收为入室弟子,专攻唱腔。“我拜师时,老师已经60多岁,她是从最基础的发声、用气、呼吸、露字开始教我。”

           邓志驹回忆,拜师学艺一年左右,他就考入广东粤剧院。在这里,他得到众多名师的指导,但依然和师父关楚梅保持联系,经常把自己唱的曲录下来给师父听。每次她都是一边听一边骂,听了两三年仍说他是大排档的水平。“她说,学艺术不能取巧不能花哨,要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为了获得老师的认可,他更为扎实地训练,并搜罗了各种名家的磁带、唱片,一边听一边模仿他们的唱腔。为了寻找一套《啼笑姻缘》的黑胶唱片,他曾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前后耗时8年。“那套唱片一共三张,表演者有新马师曾、凤凰女、梁醒波、靓次伯、任冰儿等名家。”

           新马师曾是邓志驹最崇拜的偶像。上世纪70年代,当他第一次通过卡带听到新马师曾的声音时,就感觉是“天外来音”。惊喜之余,他开始模仿他,数年之后竟能“以假乱真”。1990年,他录制了一曲《万恶淫为首》,通过卡拉OK影碟传播到世界各地,因此获得“新马腔传人”的美誉。如今,在位于紫马岭公园香山粤剧内由邓志驹创办的粤剧声像博物馆中,还保留着所有与新马师曾有关的音像制品。
     

    送戏下乡足迹遍中山

           从事粤剧表演工作近四十年,邓志驹一直与社会各基层社团保持密切联系,长期活跃在各类粤剧活动中。他主演过《仕林祭塔》《洛神》《光绪皇夜祭珍妃》《拉郎配》《选女婿》《活捉张三郎》《六祖惠能》等剧目,拍摄出版了《禅院钟声》等几百首粤曲卡拉OK曲目,所演绎的作品遍及全球华人地区。

           除了从事表演,他还多年担任粤剧团的领导岗位工作,策划、监制了多部粤剧及粤剧推广活动,1996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送戏下乡积极分子”。自2008年来到中山后,他相继推出香山大戏台、送戏下乡、粤剧进校园等多项活动,对宣传普及粤剧粤曲起到积极作用。

           “粤剧又称‘大戏’或‘广东大戏’,它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11月18日,在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里,他不仅介绍粤剧知识,还现场表演“上马、扎架、亮相、金鸡独立行”等身段功架,教学生“横桥立马”。短短一个多小时的互动,让学生对粤剧有了基本认识。

           “除了粤剧进校园,我们也将学生请到香山粤剧团,现场感受粤剧文化。”邓志驹介绍,每逢周六上午,都有“香山大戏台”活动。香山粤剧团同时是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8年来,通过这个平台培养和输出了300多名粤剧方面的人才。同时,他们还组织人员在全市24个镇区的田头村边演出《南国菩提》。

           “明年我们依然会送戏下乡,计划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在职业院校中开设粤剧班。”邓志驹称,传统文化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但在创新的同时要适当“守旧”,要将传统的精髓保存下来。“粤剧在过去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经过前人创造性付出,粤剧的唱腔和表演等已有理论基础,也十分规范,我们要保留戏曲行当、梆簧等属于粤剧本体的东西,在剧本题材等方面进行创新。”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记者高薇,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