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梨园逸事】纪念红线女逝世三周年——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一)

    发布时间:2016-11-23 作者:朱伯铨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一、”活着、活着、再活着。”

          粤剧大师红线女辞世,我顿时与大家心情一样,痛失艺坛巨星陨落,虽然“女姐”89高龄离世,但还是希望她更健康长寿,真是舍不得时留不住,更添内心思绪万千,浮想联翩,彻夜难眠。我家两代人与“女姐”两代人共事几十年,一起走过不少令人感慨万端的日子。红线女是中国艺坛上传奇女性,她不但是女强人、而且是名副其实的“铁娘子”。上世纪50年代从香港回到广州后,经历了风风雨雨,特别是“文革”期间,她以钢铁般意志经受着各种冲击,依然顽强活着,正如毛泽东主席给她的题词:“活着活着再活着,做劳动人民的红线女”。几十年来,她活得色彩斑斓,璀璨闪烁,不论政坛或艺术,每个时期都充满夺目光芒,同时也经历了曲折的遭遇。
           在此,我欲试新词一阕,写她誉满全球的艺术代表作 :

     
    演《出塞》昭君“女腔”直把云霄透,
    歌未罢,《书院》翠莲似水柔,
    《蝶双飞》成绝唱,更添《香君守楼》,
    梨花落一曲惊弦,神前相思化红绸。
    长空万里,香飘红豆。

     
           注:(出塞)是《昭君出塞》、(书院)即《搜书院》、(蝶双飞)《关汉卿》、(香君守楼)《李香君》、(梨花落一曲)指《打神》。
     
           二、培育粤剧「行当」亲力亲为

           目前,我正在着手整理采访曾经与女姐共事过的领导与同事的笔记,其中也有家母及我几十年来随女姐一起演戏、工作、生活的亲身经历和逸事,这些第一手资料使人们更加了解红线女的过人之处,也可证明我为什么称她为“铁娘子”,这些都是珍贵的史实。 

     

    回国欢迎照

     
           1955年,红线女回到广州参加了广东省粤剧团工作(即广东粤剧院前身),她大力推广粤剧排戏的导演制,重视粤剧表演行当、培养各种行当的演员,使省剧团的演员行当逐渐齐全。例如,排演《昭君出塞》需要物色一个女演员演老旦,扮演王昭君的母亲,而当时的女演员都不愿意从花旦转老旦行当,认为从子喉转平喉,女士以C调唱女中低音“翳喉”,但又不能为此而把音调定高,这对女演员是有很大难度。其次,因为老旦都是配角,而且粤剧过去是由男演员去演老旦,所以不是随便安排一个演员转行当便可。女姐她亲自约我妈妈黄洁屏(众人称五婶、中山女)到沙面经济餐厅吃饭,当时经济餐厅是名流活动的场所,她与黄洁屏讲行当的重要性。本来这样一个角色,不需要她亲自去做思想工作,但在她诚意邀请下,黄洁屏正式从花旦转做老旦行当。女姐她不是只为了《昭君出塞》中母亲一角,她与团领导提出要重视培养行当人才,安排一些老旦行当的戏让她演,这种行当是“稀有金属”。她后来还安排了黄洁屏去学声乐,向京剧小百花剧团学习《摆宴》,黄洁屏经过刻苦努力,成功转演老旦行当,一直与女姐拍档,除了《昭君出塞》饰演母亲,还在《关汉卿》中饰演伯颜老太、《李香君》中饰演郑妥娘、《山乡风云》饰演刘黑牛妈、《红花岗》中饰演尤大姐、《秦香莲》中饰演国太等,黄洁屏因表演出色受到了文化部的嘉许及中南报刊的较高评价。女姐又从粤剧院青年训练班中抽调不同行当的演员,到北京中央戏曲学校学习花脸、老旦、小生、刀马旦,为粤剧的行当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黄洁屏后来随红线女赴朝鲜、越南演出,成了最佳拍档与好友,2001年亲自签名把她新录制的CD送给黄洁屏。
     

    越南


    黄洁屏和红线女


     CD照
     
            三、与铁娘子一起的日子

           我与女姐一起经历了“低标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文革”前后的演戏,到工厂、部队中体验生活,到农村与农民“三同”(同食、同住、同劳动)、一起进“牛棚”,到“五七”干校、复出后又一起演戏、拍电影等等,正是“往事如烟记尚鲜”。
           五十年代广州有一童谣:“红灯绿灯,红线女嫁马师曾”,可见红线女与马师曾回归前在广州已是妇孺皆知。由于母亲的工作关系,我在童年时看了很多女姐的戏,听的都是“女腔”,在粤剧院考试时,唱一句【长句滚花】也都是按照女姐的唱,当时主考说你唱错了,我说无错,女姐是这样唱的,其实【滚花】男女收腔是不同的,搞到全场大笑。 
           1962年,在广东粤剧院青年训练班,与她的女儿红虹一起学艺,那时红线女、罗品超担纲广东粤剧院一团,开始实行“鸡乸带鸡仔”的带教形式,红线女排《李香君》,我们排《搜书院》等戏,女姐经常来看排练,那时接触女姐较多。1964年又与女姐一起到阳江合山公社参加“低标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时女姐身体欠佳,但她仍然坚持与大家一起劳动,并为农民演出《刘胡兰》,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施民同志有《鹧鸪天》一词赞颂 : “往事如烟尚记鲜,汉阳江冷雨涟涟。红薯未可充饥腹,重担焉能负弱肩。拔裨草,入荒田。看牛犹见过村边。不辞扶病登台夜,一曲胡兰气凛然”。在寒冷天下,每日也只有几个红薯充饥,最后女姐病到了,省委宣传部便派车接她回广州治病。不久又排《珠江风雷》,我随女姐到了顺德勒流公社体验生活,与农民同食、同住、同劳动。当时我和女姐被分配同到一户农民家中,她化名为邝明。她经常与农民交谈,了解她们的生产、生活及如何与大自然斗争的情况,在揣摩《珠江风雷》中人物梁甜这角色,使我从少年时期开始明白了做戏先学做人的道理。
                          
    全文图片由朱伯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