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资讯】“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养”结业展演 南派粤剧精粹汇聚邕城
发布时间:2016-11-16 作者:刘豫 来源:南国早报 点击:
《西河会妻》的南派粤剧韵味鲜明。南国早报记者 刘豫摄
既有“大过山”“滚藤牌”“甩发”等特技,又有古老的粤剧唱腔、唱段,还有细腻生动的表演……11月9日~11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养”在南宁民族艺术基地进行结业汇报演出。《南派粤剧折子戏专场》、大型南派粤剧《西河会妻》等先后上演。演员唱念做打样样精彩,集中向观众展示了南派粤剧精粹。
南派粤剧是植根于八桂大地上的艺术魁宝。广西广东同为粤语方言地区,如果说粤港澳三地的粤剧是广府文化的代表,那么,广西粤剧则更具南派粤剧的精华。南派剧目擅长演绎传奇故事,注重武戏做工,排场丰富,形成了“无技不成戏”的表演特色,是“古老粤剧”艺术传统的代表,表演朴实生动,粗犷无华,而且还具有唱腔婉转、音乐高亢的特点。今年,经国家艺术基金批准,由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承担“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为了做好传承工作,培训班邀请了桂、粤、港、澳四地的粤剧名家现场教学,从戏剧创作、戏曲文学、演员心理、南派粤剧分解、唱腔、靶子等方面教授了南派特色课程,使来自香港、广州、吴川、南宁、北海、梧州、玉林等地的30名学员获益匪浅,为他们今后继承发扬南派粤剧奠定了基础,从而发展成为传承和发扬南派粤剧艺术的一批新生力量。
9日晚上演的《南派粤剧折子戏专场》,共演出《大过山》《戏叔》《描容》《甘露寺》《搜宫》《狄青怒斩黄天化》6个南派粤剧代表性折子戏。《大过山》选自南派粤剧代表性剧目《西河会妻》,较为集中地展现了南派粤剧的“大过山”“滚藤牌”“甩发”等特技,表演难度高,技巧性强,具有很好的观赏性。由香港表演艺术家阮兆辉老师、吴顺恒老师做唱腔指导的《金莲戏叔》描述潘金莲欲引诱武松,被武松训斥的故事。整出折子戏用官话演唱,演唱技巧很多,同时要求演员要有非常细腻生动的表演才能抓住观众的视线,极其考验演员的功力。《描容》选自新编传奇粤剧《目连救母》,讲述了一心向佛的傅罗卜为母亲刘青提守灵时深念母情,感怀母恩的一段戏,演员以细腻生动的表演,真挚的情感获得了观众不断地欢呼和称赞。《狄青怒斩黄天化》运用了粤剧武戏排场中的“比武排场”来设计,发掘了南派粤剧靶子“拖刀枪”“下马拖刀”“斩三刀”“孖入场”等已鲜为人知的靶子套路。《搜宫》是刀马旦行当的功架表演戏,着重腰功、腿功和做功表演,刚柔并济。由澳门粤剧表演艺术家彭炽权指导的《甘露寺》属武场文做的小武戏,用内力而不用外力,同时独特的唱腔塑造了赵子龙在粤剧中特有的形象。当晚演出中,场上演职人员卖力表演,场下观众认真欣赏,每到精彩之处,现场掌声、叫好声不断。
11日晚演出的南派粤剧《西河会妻》,则是粤剧传统南派艺术特色见长的一个大型剧目,全剧由“会妻”“乱府”“大过山”“收状”“打闭门”“乱公堂”“校场比武”等众多排场组成。分开可独立成章作为折子戏单独演出,串起来则成为一台完整的大型剧目。剧中的小武行当,散发旦的表演技艺更为突出鲜明,如“铲台”“跳椅”“高台莲花座”“双照镜”“大过山”“滚藤牌”等技艺在目前的粤剧舞台上已不多见。
据了解,全剧由南派粤剧表演人才培训班的学员们轮番出演,不仅有优美的唱腔优美,身段边式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特别是剧中正印小武赵英强和反骨小武郭崇安均是唱、念、打并重,给观众带来了全新体验。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南宁作为南派粤剧传承重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南派粤剧的传承发展事业,在粤剧界已产生较大影响力。此次南派粤剧人才培训班,汇聚了一大批南派粤剧优秀艺术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传承人,为南宁进一步打造中国南派粤剧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本稿件转载自南国早报,记者刘豫,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