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梨园逸事】潘邦榛:细说粤剧与汤公莎翁(二)

    发布时间:2016-11-02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本文再说汤公另一“梦”——《邯郸记》搬上粤剧舞台的情况与感受。那是2002年,广东粤剧院推出此剧粤剧版,改名《梦惊邯郸》,由剧作家廖维康与我合编,国家一级导演钟汉秋作导演,吴国华、曹秀琴两位梅花奖得主领衔主演。汤公此杰作取材于唐代小说《枕中记》,共30出,我们作了浓缩,在情节的进展与人物的刻划上,基本按照原著,写的是邯郸落拓书生卢生到一小店,吩咐店小二喂驴做饭,迷糊入睡,梦见自己撞进一富家,与崔氏喜结姻嫁,崔氏教他以钱买官,还高中状元,却得罪了高官宇文融。自此他在宦海沉浮,饱尝百味,还曾被皇帝问斩赐死,后改放鬼门关,再又竟被召回朝,封为上相。之后他的心志更变了,到八十岁时,沉迷酒色,乐极生悲,临死前还记挂着万岁如何为自己加官赠谥……到卢生猛然醒来,才知原来做了一场惊梦!


    (图片来源于网上)
     
           此剧以虚幻写现实,以梦境写人生,运用奇特的手法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和权贵的腐败,极富批判性和哲理性,我们在改编时对此十分明确,并在讽刺假恶丑的同时特别点出了为官正道,指出“为官当把社稷想”、“心莫贪来手莫伸”,力图强调其警世意义和对今人的思想启迪。此剧当年参加了广东省第八届艺术节演出,虽也获了些奖,但鉴于当年历史的一些情况,对剧作的内容曾有过一些议论,到今天我们重新认真审视和赏析时,当会倍感汤公这不朽之杰作异常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撼人心弦的艺术力量,引起新的思考。
           说罢汤公,下面再道莎翁。莎士比亚生于1564年,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还当过演员、与舞台有缘,20多岁起便开始从事戏剧创作。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流传下来的名剧共有37部,其中最为经典、深入人心的有“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及《皆大欢喜》)和“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及《李尔王》)。



     
           莎翁的名剧风靡全世界,在全球都有多个团体不断上演和改编,不少还拍成了电影。在我国除话剧界陆续上演外,各地的戏曲、不同的剧种都进行过改编,在这方面,我们的粤剧就很突出。由于粤剧艺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所以善于从外地乃至外国的优秀戏剧艺术中获取借鉴,并化为己用,特别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起,便出现了好些从外国名作(自然包括莎翁的好戏)改变过来的新剧目,并刻意在剧中所塑造的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展现的生活与风俗、运用的语言等各个方面,加以民族化的处理,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粤剧观众所接受,从而成为这类剧目的一大亮点。


    红线女与
    《刁蛮公主憨驸马》动画电影
    (图片来源于网上)

           这其中,《刁蛮公主憨驸马》一剧就推出得较早。此剧由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与名编剧家卢有容合编,并成了马师曾与红线女于1943年在抗战剧团时一起合作主演的第一个大戏。莎翁此剧的原作《驯悍记》是一部幽默的诗体剧,写的是富家女凯特因为性格暴躁、脾气倔强,难找对象,在心不甘愿的情况下,她嫁给了大胡子男人皮图丘,引至矛盾不断,后皮图丘想出高招,终将悍妇驯服。马师曾看准其独特的构思与风格,据其故事大意生发并使之“中国化”,改写为华夏国的凤霞公主与驸马、边关元帅孟飞雄夫妻之间的冲突斗气,各不相让,至华夏王贬孟出家,后得老太监添福等从中斡旋帮忙,刁蛮的公主终于认错。全剧虽仅有五场,却场场有戏,表演生动,还大量运用了粤方言俗语和韵味浓郁的小曲民谣,显得既诙谐,又热闹,传颂了“以和为贵”的中华传统美德。此剧粤剧版本较多,现在多演的本子是1982年经红线女与著名编剧秦中英在马师曾改编本基础上重新整编,影响最大。2003年红线女提出改成动画电影,并亲自为公主一角配音,又作了新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