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粤剧南派武术班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16-09-09 作者:黎俊忻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9月5日是本次粤剧南派武术训练班的最后一天。一早走进广州粤剧院熟悉的排练场,开始一边压腿,一边重看笔记复习昨天所学的招式。开灯后大家一起烧水、清洁场地,等着老师到来。虽然南派武术班开课只有短短数天,但这仿佛已成习惯。
           最后一天授课,两位老师都安排复习巩固此前所学,纠正动作。学习武术最怕新的招式打出来,旧的又还给老师,忙完一场却无所得。所以在过去几天的教学中,每教一次新动作,老师必多次让同学从头打起,方能在肌肉、肢体上形成记忆。这可能是武术与其他以文字为主要媒界的课程最为不同之处。尽管一个业余学习的社会人士,仍要经常靠文字记录来回忆所有招式要领。

     
    图为曾日祥老师向学员讲解动作名称,何海球摄。
     
           五天下来曾日祥老师教下南拳十套和南派桥手三套,皆为上下手对拆动作。“十套”是基础性套路,包括十字、剪锤、平锤、沟锤、撞锤、十拳、十锤、标拢、龙虎斗、牛角锤。总体来说,十套的方位变化较少,多复习可以打出基本的动作。桥手三套则困难一些,每套之间由一个亮相作间隔,一套是将近一分钟对拆。其中包括了很多南拳十套中的手法,比如第二套一开始,上下手人从舞台对角线到中间,一边用十字拳一边过位,变成面向另一边对角线的方向。类似手法加上身段、步法变换之处有不少,主要是适应了舞台环境和表演需要。全套下来上下手人时分时合,既有交叉起来节奏紧张的对打,又有左右同时摊手圈手的缠斗,也有分开云手亮相的停顿,无论从节奏以及身法变换来说,都是非常耐看的。

    图为曾日祥老师与吴浩剑学员对拆桥手,陈菲亚摄。
     
           学习班中几位剧团中的专业演员有相当基础,对老师所教也容易上手。以洪林富和吴浩剑两位为例,桥手三套已经较为流畅地打出来。五天所得,全程录下只有三分多钟。其中复杂的方位变化,连接的顺序,仍需要老师不时提醒。如果习者希望在台上熟练运用,打出老师所希望的南派“味道”,则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以及两个人长期对拆培养默契。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言不虚。


    图为曾日祥老师与学员们以武打姿势合影,黎俊忻提供。
     
           叶兆林老师的108式木人桩,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包括18个招式。五天训练叶老师原来只计划教两个单元,在同学们热情学习之下加了进度,教下了三个单元。叶老师怕自己记忆有误,重新备注了所有动作的手法,并在最后一天找了较为熟练的同学专门示范,加以矫正。过程中叶老师对所有人详细解释了每个手法在技击上的用意,给出了连日所教的最终规范。老前辈一丝不苟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

     
     
    图为叶兆林老师指导学员“飞鹰攫兔”的正确姿势,黎俊忻摄。
     
           最后几次练习我们离开木人桩,“空桩”打出这些动作,凭假想的桩位想象动作方位。动作也是生龙活虎,既有技击上的意味,也不缺表演上的可观性。叶老师反复强调,要用设计合适的桩,用适当的运劲方法,时常温故知新。说到高兴处,老师还即时表演了全套跳大架,耍了一套大刀。叶老师虽放下了这些技艺很多年,但随时想到都可以打出来,方位与步法纹丝不乱,节奏快慢也得心应手。可见这些记忆在脑海里已非常深刻,令在座的年轻一辈感慨不已。

    图为叶兆林老师表演跳大架,黎俊忻摄。
     
           五天时间虽然短暂,但得益于老师认真教授,同学们配合复习,还是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几位专业人士如吴浩剑、洪林富、关世杰、李伟聪,粤剧学校杨伟文、赵丽芳,对老师所教颇有领悟。负责人余楚杏先生一直跟进,每次都下场练习。香港的郑咏梅女士,在参加课程同时又要兼顾家事,五天内多次来回香港广州。业余粤剧爱好者黎俊忻、陆巧贤、陈菲亚等,均尽自己最大能力学习。我想随着今后不断观剧和实践,现在所学的意义会越加彰显。我们也都很期待将来有机会可学习曾老师所知的南派传统排场,以及叶老师木人桩余下的三个单元,使108式等更多传统技艺得以完整传承下来。
     
    学习班学员与曾日祥、叶兆林两位老师合照,黎俊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