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非遗动态】严肃的报告,深情的情书

    发布时间:2016-09-05 作者:钟哲平 来源:新快报 点击:


    公园里的私伙局(卢毅刚摄影)
       
           今年4月,省市文艺部门的专家小组赴京培训,撰写粤剧非遗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履约报告》。6月,报告完成,不负重托。与此同时,经过两个多月密锣紧鼓的高强度工作,广州市戏曲普查工作也基本完成,3000多页规范文档、1000多张珍贵图片,呈现了新时代粤剧的发展面貌。每一份细密的表格,每一组枯燥的数字,每一个反复斟酌的文字及标点,都凝聚了专家学者及相关统计人员一言难尽的心血,也体现了粤剧作为一项已经成为“遗产”的艺术,在现代社会坎坷前行的点滴坚持。
            这些严肃的报告,与其说是粤剧的“成绩”,不如说是几代粤剧人用汗水写就的,对粤剧事业一份“深情的情书”。
     

         (一)四月的北京,被误解的“非遗精神”

           四月的北京,夏天开始来临,然而大部分室内场所,还没开始开空调。4月25日至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履约报告培训班在北京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学者及文化部门负责人在外国专家大厦济济一堂,聆听专家讲解撰写《履约报告》的细节。课程紧张,空气闷热,学员们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有人需要不时到门外“换气”。
           粤剧项目的撰写小组由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卢向阳、广东省艺术研究所王琴博士,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天帆以及笔者组成。《履约报告》主笔王琴博士十分敬业,不愿放过老师讲解的每一个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确实是我们自以为了解,却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南辕北辙的观念。例如:非遗保护要遵循遗产本身规律,不主张“发展”;描述非遗项目不能使用博物馆语言、景区语言,要使用联合国公约的语言;不要用形容词,不能说“古老”,可以说“世代传承”;“宣传”是文化部门的工作,媒体的作用是“弘扬”;非遗最重要的载体永远是社区和个人,而不是任何机构;不同的文化遗产之间,应互相尊重、欣赏;围绕非遗开展的商业活动,要确保不危害或歪曲非遗项目,同时让非遗传承的社区和个人成为受益者。
           还有一些我们在日常的文艺工作报告写作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其实也违背“非遗精神”。例如:不讲“生命力”,只讲“存续力”,非遗工作并不主张你再创造;不讲“杰出性”,因为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没有谁比谁更杰出;不讲“国家认同”,这是人类共有财富;不讲“世界级”,只讲“人类非遗”,所有保护机构都是项目名在前,国家名在后,比如“粤剧中国保护中心”。
           学员们紧张地做着笔记,也感受着学习的乐趣。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9 年, 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1年,“粤剧”项目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第一次《履约报告》。2016年,提交了第二次报告。
           北京的专家组对粤剧项目的初填报告给予了较高评价,对粤剧近年来开展的民间活动、高持续性报纸专栏、专业期刊、学术著作、学者沙龙、老艺人口述历史等实践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粤剧重视古腔研究、正视剧种繁荣之下的行当萎缩,感到相当惊喜。

         (二)六月的广州,对粤剧的“地毯式”普查

     
           正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粤剧项目的《履约报告》撰写之际,全国戏曲普查工作广州地区的普查也全面展开。
           2015年7月,文化部下达《关于开展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的通知》。普查的目标是全面掌握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戏曲剧种的数量、形成发展、艺术特点、流传地区、演出剧目、生存现状。普查内容是剧种名称、表演艺术、舞台美术、演出团体、人才培养机构等。
           如此浩瀚的工作,要在今年6月30日之前完成初稿。
           在广州市文广新局的统筹下,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东省粤剧院、广州粤剧院有限公司、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粤艺发展中心、广东八和会馆等机构以及全市11个区的文化部门立即投入紧张的普查工作。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王小敏、罗丽、盛春原、王红、张霖、王溱、易明欣等专业人士各是加班加点,完成普查、搜集、修改、整理、入档工作。他们去调查社区粤剧活动时,不厌其烦地打听、询问。有些工作人员的电话,都被寻访对象拉黑了。人家说:“不好意思,实在受不了你们的认真!没想到你们真是一点都不走过场!”

          (三)发现问题,比记录成绩更重要
     
           6月30日,呈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粤剧项目《履约报告》,呈交文化部的广州市戏曲普查广州初稿,均沉甸甸的摆在了有关部门的案头。这“不约而同”进行的两项重要工作,是粤剧对近年来发展状况的一次立体回顾。在这两份报告的撰写中,岭南文化的务实精神处处体现——发现问题,比记录成绩更重要。
           从《履约报告》和普查情况来看,可以把粤剧现状概况为:新戏繁荣,表演及创作人才有发展空间;理念创新,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力持续增加;行当萎缩、唱腔单一,剧种特色的缺失令人担忧;提升文化,在学术研究领域成果始现;民间活动丰富,粤剧在本土文化意识上升的浪潮中洗脱“过时”的印象,渐渐与悠闲、优越的生活方式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了剧种的生命力。
           近百年粤剧史上有过两次辉煌。一次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薛马争雄,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时期。前者代表市场竞争的巅峰,后者体现了强有力的主导作用推动文艺创作产生的成果。粤剧“申遗”成功,是承认了“遗产”之定性,还是获得养分迎来机遇,迈向无法预测的第三次辉煌?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集中体现,又远远超越岭南的地域概念。据广州市戏曲普查情况报告初稿显示,粤剧目前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东南亚、美洲、大洋洲等粤籍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目前已立项对海外粤剧资料进行抢救性挖掘,研究粤剧与岭南文化、广东政治、地域性格多方面的关系。这只是政府部门及学术机构对粤剧研究做出的沧海一粟。粤剧近年来除了常规的惠民演出、进校园活动之外,还大大增强了学术研究,成果陆续显现。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中国粤剧网主办的“粤剧学者沙龙”,搭建学术界和粤剧界交流的平台,挖掘出粤剧的学术底蕴,提高了粤剧文化自信。
     
    粤剧学者沙龙现场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还开展了“院藏粤剧剧本数字化”工程。对上世纪40-60年代的粤剧剧目进行搜集整理,剖析粤剧在新时代文艺政策影响下的转变。这批剧本是历年粤剧剧团上缴到不同政府部门以供审查的舞台演出本,有很强的时代特征,部分保留了工尺谱、修改批注、审查意见,还有剧团“开戏师爷”或演员留下的修改痕迹。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
    院藏粤剧剧本数字化工程整理归档的剧本






     
           老剧目要保护,新剧目也要开发,这才能维持剧种的生命力。2012年,广州开始了“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培养新演员新编剧。

    广州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
     
     

     
           随着官方活动及学术研究的开展,粤剧在“大雅之堂”的曝光率越来越高,洗去了一些“老土”的色彩。除了民间曲社本来就相当活跃的“私伙局”活动,粤剧还在不少社区、博物馆、图书馆占据“话语权”,成为岭南人悠闲、优越生活的符号。


    广东省博物馆的粤讴讲座(郑迅摄影)


    广州图书馆的粤曲讲座


    广州地铁内的粤剧文化展(郑迅摄影)


    广东粤剧院在校园举行的“快闪”活动


    星海音乐学院的大学生私伙局


    香山粤剧团每周六在中山紫马岭公园进行公益演出


    文化公园内的粤曲表演(卢毅刚摄影)
     
           据广州市戏曲普查数据显示,广州目前有常期活跃的私伙局270个,部分新区的数量超过老区,这和政府扶持力度、社区活跃程度分不开。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精神”,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宗旨,是主张维持、单立、稳定、存在。而在实际的粤剧非遗工作开展中,常常是促进、联合、改革、传播。我们应该抱残守缺,延缓衰老艺术死亡的脚步?还是剖筋动骨,以新的肌体在时代的洪流中乘风破浪?这恐怕是所有传统戏剧戏曲共同的迷局。粤剧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问题与困境:
           首先,面临的依然是观众老龄化。虽然粤剧也吸引了一些年轻观众,但粘附力不强。新增的年轻戏迷远远填充不了老观众的“空缺”。
           其次,行当萎缩。多演生旦戏,老生、丑生、花脸没有担纲戏,演员也不按角色的需要变换身段及唱腔。长此以往,粤剧中很多宝贵的行当,将会在繁荣中失传。
           最后,和全国许多剧种一样,都走进“大制作”的误区,铺张浪费,应景戏多。究其根本是“目中无人”——忽略人在舞台上的作用,忽略传统戏剧“只可意会”的精髓,忽略人物的“命运感”。
     
    粤人情歌149(2016年9月2日)

     

            本稿件转载自新快报,作者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钟哲平,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