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悼念专题】深情缅怀陈小汉先生

    发布时间:2016-05-18 作者:陈少梅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本文作者为著名粤剧导演陈少梅)

           惊悉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B腔流派创始人陈小汉先生驾鹤西去,我心情无比沉痛,回想B哥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B哥对我提携很多,教诲很多,是我心中永远尊敬的师长。他对艺术执着追求,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传唱五洲,为粤剧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饱经病魔折磨而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他孜孜不倦钻研艺术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锲而不舍的精神
     

           1979年粤剧恢复演古装戏。B哥(行内对陈小汉的尊称)执导《郭子仪祝寿》,我在剧中饰演郭府二嫂,只有一场戏属青衣行当。学刀马旦的我,无从发挥,被“文革”耽误多年,以后如何发展?内心彷徨迷惘。那时B哥每天带着团里的男青年演员练声教唱,听过我吊嗓后他柔声对我说:“声线是可以练出来的,只要多唱多练,坚持下去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还叫我到他家转录音带,每天听带练唱。他家地方不大,只有日常简单的摆设,但整个客厅却迭放着如山的唱带,他每天沉浸在带海音山之间,潜心钻研探索唱腔。此情此景令我心头一震,他对粤剧演唱艺术的痴迷执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感动我……
           那些年他因患病不能登台,当他痊愈之后,却加班加点追回流失的时间,为再次登台作冲刺。为了设计一个唱腔,熬了五天五夜,无数次试唱,终在夜半成腔,床上跃起含泪吟唱……惊醒睡梦中的夫人。尽管后来我没有达到B哥的期望,但他对艺术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我走上导演之路。



     
           也是1979年,他重返舞台主演了新编粤剧《范蠡献西施》,剧中的“别馆盟心”、“梦会太湖”生旦唱段,成了脍炙人口的名曲名段。1992年他以大病初愈之躯,首次在穗、港、澳三地举行“陈小汉唱腔欣赏会”。剧团请来医生坐镇,以防万一,两个多小时的演唱,有惊无险一气呵成,演出获得圆满成功!“锲而不舍的精神”超越了他的体能,更超越了常人。
           2001年的“B腔韵动五洲情”连唱六场。2008年的“B腔名曲献知音”穗港两地演出。2011年“一音一律总关情”在香港、广州、中山三地举行,并同步推出新曲十六首专辑。前后十九年时间,举办四次个人唱腔艺术演唱会,平均不到五年创作一台新曲目,累计创作的新曲有五十多首,继承整理传统曲目十多首,加上2004年拍摄录制了十八小时长度的“优秀粤剧粤曲艺术大观陈小汉专辑”,丰硕的艺术成果,为传播粤剧粤曲做出贡献。在他六十多首曲目中有三个“梦”,八十年代初的第一个《梦会太湖》;九十年代未的《梦会骊宫》;以及近年面世的《梦会巫山》,这三个“梦”也承载了他几十年对唱腔艺术的执着追求。他说:“一个演员最大的满足感,莫过于自己的艺术得到观众的承认和赞赏,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唱词‘留得诗韵在人间’那样,把我的作品、和B腔艺术留于后世,就心满意足了!”
           一代宗师罗品超对他的评价:“我与阿B经常倾谈艺术,探讨戏剧问题。对如何学习演唱古老的传统名曲,两人观点比较一致。当时他提出《宝玉怨婚》,我提出《西厢待月》,大家都认为要在保留原曲传统唱腔特点的基础上,用白话去演唱,才能更好适应时代,适合观众。长期以来,阿B就是这样不断学习,研究、磨练。其实际行动已经有了显著效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是不可多得的。阿B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由于他有深厚的艺术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很重要。一个戏曲演出工作者、歌唱者,如果没有传统基础,没有艺术基础,就谈不上艺术创造。
           阿B父亲陈醒汉是新加坡有名的粤剧老倌。当年我在八和粤剧养成所学艺,将近毕业时看过他的《蝴蝶大王》,他的表演、唱腔很到家,高台单脚(金鸡独立)一口气唱了十多二十分钟,给我印象很深。后来我演《罗成写书》中的单脚演唱 ,就是从这学习吸收过来的。阿B有其父亲的遗传因子兼勤奋用功;又向其他粤剧前辈学习,广采博收;他还向京剧名宿路凌云老师学京剧功架和表演套路;又向昆曲周传瑛老师学习小生水袖、扇子功,刻苦练功,坚持不懈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还是执着追求,努力创造。他嗓音条件并不那么‘上乘’,努力吸收前辈的经验,根据自身条件不断钻研,反复琢磨,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B腔’唱腔艺术。我们要使后辈演员认识到有传统基础的重要,这样艺术创造才稳实。陈小汉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诲人不倦的良师
     
           B哥还有个称呼叫“师父”。他在粤剧行内有许多高徒;在行外更有许多粤曲爱好者拜他为师,几乎遍布欧亚两洲。B哥授曲入门对学生讲的第一句话是“娱人娱己”,唱粤曲最重要是娱乐自己,才可以娱乐别人,若连娱己也做不到,不学也罢。还说:“有气则有声,有声则音准。”
            新加坡的柳德衍先生说:“当年欲拜老师屡遭婉拒,B哥却以朋友之谊热情教他唱粤曲。一年后某晚教唱《无限河山泪》至深夜四时,让他倒水一杯,饮后淡然说你已完成拜师礼了!一时间令我难以接受师父的浓情厚意,此刻深深铭记。后来我才知道,当年师父在新加坡拜薛觉先师公为师时,亦是清水一杯,我才恍然大悟,他承先启后,言传身教全集一身。我们市粤剧团的老艺人交口称赞B哥心地好、人缘好,关心老人,多次举办慈善义演,扶危济困。因为他高尚的艺德、坚强的毅力令人尊敬。更待人真诚、诲人不倦获得良朋满座,桃李满门。”



     
     
    创生命与艺术奇迹
     
           陈小汉的名字是小小年纪入行时自己改的。人问阿B,你要做戏总得有个戏名?他神气十足回答:“我爹哋是陈醒汉,我就叫陈小汉啦!”从此这个名字与“神奇”两个字分不开了。十年浩劫期间,他不幸患上严重风湿性心脏病,1990年春,病情恶化生命垂危,必须进行心脏手术。在不能注麻药而需要植入人造脉管手术时,他默默吟唱粤曲《无限河山泪》,以夏元淳视死如归的精神鼓励自己,积极配合医生造“人工瓣膜手术”成功,并战胜了“心内膜细菌感染”。一年后,他重新出现舞台,举办他第一次个唱,真个神奇!
           1994年他在澳门演出遇到车祸,造成脑内出血,他不顾伤痛赶赴广西南宁参加慈善演出,突然晕倒在排练场上,连续昏迷二十多天,医院发出病危通知书,他凭着顽强的生命意志,几个月后又重新踏上舞台。两次跨过死神的门坎,重新在艺海扬帆,再一次创出生命与艺术的奇迹!
          大师西去,风范犹存,愿陈小汉先生、我们尊敬的B哥在天堂无病无痛,早登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