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院资讯】“春班”小生:只要观众一多,演起来就特别有劲

    发布时间:2016-02-17 作者:许晓蕾 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

    彭庆华在土华村春班戏后台化装。


           1月29日晚,寒风刺骨。海珠土华村。

           水泥戏台上,广东粤剧院二团的演员正唱着粤剧《五女拜寿》。台下,600多村民缩在临时搭起的遮风挡雨的大棚里看戏。

           39岁的彭庆华,剧团里的文武生,演的角色行当小生。临上台前,他站在后台的镜子前,正一正衣冠,神情肃穆。

           这晚的演出是“春班戏”,观看大戏是老广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

           粤剧是祖祖辈辈广东人所喜爱的戏曲艺术,坚持从业的人已经不多。彭庆华说,只要观众一多,演起来就特别有劲。

           这个春节,彭庆华将和往年一样,和他的同伴一起,连轴转地在珠三角演春班戏。

           村戏

           土华村的戏台前,留着朋克头、踩着马丁靴的时髦男子一出现,旁边一名年轻女子就大叫着“华哥”,兴冲冲地跑过来拥抱他。她身边另一名女子立即拿出本子上前索要签名。

           两名女子,一个70后,一个80后,是华哥的女“忠粉”,特地从市区坐地铁再转摩托车,“寻来”海珠土华村看戏。其中70后的若影,看网游粤剧《决战天策府》“中毒”,跟了华哥一年多,场场戏不落下。单是《决战天策府》,她就已经跟看了11场,近至珠三角,远至上海。

           “今天的观众人数不错啊,昨天大雨才几十个观众”,华哥笑着打招呼。华哥就是彭庆华,广东粤剧院二团的文武生。这晚剧团要在土华村演《五女拜寿》。

           他站在简陋的舞台旁,盯着戏班搭台,不时望向观众席,喃喃自语,“人多演起来才有劲。”

           看“春班戏”是老广过年的重要习俗之一,土华村这次连请了两晚春班戏。

           “不是名戏班不请”,土华村的洪叔说,村里请戏已经有几百年传统了,都是请省、市一级的粤剧团。当然,请名团的价格也是一般团的两倍。

           但即使是广东粤剧院二团这样的一线粤剧团,戏金拿到手扣除成本后,最多也才赚一万多元,75个团员一起分。华哥说,以前都是一演完就立即分钱,现在是按月结算拿工资。

           演大戏赚的都是辛苦钱。1月28日晚,大雨,土华村的第一场戏,全团演员挤在漏水的后台化装。1月29日虽已放晴,可后台依然不时在滴水。对此,团员们已经习以为常,也很知足了,“以前演出环境差,去到偏远的地方演出,还得睡地板”。

           这个春节和往年一样,华哥和他的伙伴们要在珠三角演20多场春班戏。“以前没有一年春节能和家人一起过,只有最近这两年,除夕这晚坚决不接戏了,留点时间给戏班里的人回家吃餐团年饭。”

           威名

           戏台旁是海珠区社会工作服务站,被临时用来充当化装间。当家文武生华哥和花旦曾小敏在服务站细细上装。身边,村里的小孩子进进出出,不时有好奇的村民溜进来瞄两眼。

           几个小女孩窜进后台,对着华哥和小敏一阵猛拍,然后向花旦提出合影请求。小敏随即站起来,任小女孩搂着“茄子”。

           若影也拿着相机站在后台。不过她不干别的,一直亦步亦趋地跟在华哥后面,给他拍照。

           “我以前一直以为演粤剧的都是一些老倌,很老气传统那种,没想到华哥这么IN”,在若影眼中,华哥就是她的偶像。

           华哥从小喜欢武术,7岁开始练詠春,母亲曾是粤剧演员,父亲是乐师。13岁的时候,在父母利诱下,他考了粤剧学校,走上了演粤剧这条路,一演就是26年。

           粤剧观众少,这是现实。华哥以前对此一直颇为失落。他也由此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每开场前,都得瞄一眼台下。“任何演员,站在舞台上都希望下面的观众坐得满满当当。”

           而在华哥的演出生涯中,从发愁没有观众到场场爆满的转折点,在2014年8月。

           对于那天的回忆,华哥的第一反应就是,“观众把我吓着了。”

           那天,是网游粤剧《决战天策府》第一次在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的一个片段试演。只见众“天策军”静默转身下跪,端的是井然规整。华哥扮演的青年将军自三米高台亮相,银甲长枪,风姿绝然。他足下一点,银光掠过,须臾间便从台上跃下,怎一个“帅”字了得。

           那天,是网游《剑网3》的一个嘉年华,接近一万多观众,都是买票入场,华哥至今仍记得那海浪般的欢呼声,很狂热,像演唱会一样。“一看到咱们武打演员翻跟斗,观众就尖叫。我从高台翻下来,他们已经炸了”

           以前,看粤剧的观众大都是五六十岁以上,而这一天来的全是80后、90后、00后。

           华哥也因为这部神奇的网游粤剧《决战天策府》,在年轻人心中一战成名。后来《决战天策府》正式演出,最高票价680元,最低180元,场场爆满。

           这些坚守粤剧的演员们开始应观众的需求创新粤剧,曾小敏和文汝清最新编排的创新粤剧《白蛇传·情》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上演时,一票难求,演后学生们还排队索要签名。

           《决战天策府》到底有多受欢迎?据说连里面的配角都有粉丝,甚至还有一个“决战老板”粉丝群,有贴吧有微博,全是70、80、90、00后粉丝。

           跟着华哥跑到土华村看戏的若影就是这样成为了他的“忠粉”。

           谋生

           若影熟门熟路地在戏班的后台窜来窜去,“小敏姐”、“清哥”……每个演员,她都热络地打着招呼,广东粤剧院二团过半演员她都认识。自从喜欢上《决战天策府》,若影发现粤剧还是很有魅力的,连带其他粤剧和粤剧演员都喜欢上了。

           说起《决战天策府》,华哥一肚子的话。

           2013年年中,华哥的一个朋友想把网游《剑网3》弄成粤剧演出,喜欢网游的他玩了一圈游戏,觉得可以搞,于是一拍即合。“粤剧的前景不是很乐观,传统的表现方式难以吸引年轻观众,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我不愿再看到身边的兄弟们迫于生活压力去改行,不愿意他们在认识新朋友的时候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粤剧的……”说起创作初衷,华哥满是感慨。

           项目爆红背后的艰辛自不必细说,在华哥看来,最痛苦的不是创作,而是与传统的碰撞。年轻人喜欢潮,市场需要新,但往“潮”里整的后果是太新大家接受不了。

           “这个戏各级领导都提出过意见,干脆别叫粤剧,叫音乐剧或者舞台剧。”华哥感叹,“我们坚守粤剧这个根本的称谓坚守得很痛苦,粤剧所有元素我们都有了,怎么不能叫粤剧。我们这样去争辩。争到最后,他们还是认同了我们这出是粤剧。”

           虽然《决战天策府》场场爆满,但追剧的观众很难找到固定的演出排期,《决战》总是突然上画,突然开演,突然就结束了。

           华哥说,市场化不足是弊病。曾经有老板跟他们谈,想让他们把《决战天策府》演80多场,但剧团人力不够,还要排其他戏,不能接。

           再比如,《决战天策府》今年计划要演三场,可是连华哥自己都没办法知道这三场什么时候演。

           可是像传统戏下乡的台期,剧团倒是接了不少,有时候一个电话过来,几天内就得出发。像这次春班戏,就是全员开着两辆大巴,“随行”大大小小的箱子“走起”。

           广东粤剧艺术中心排期少,珠三角走起倒是成了常态。

           这是为什么呢?

           华哥坦言,剧院几十元一张的票价不足以支撑剧团的运作,演一场亏一场。常规的粤剧市场消费,让演出团和观众们都觉得粤剧应该几十元一张票。票价超过100元,都担心没人来买。即使打折到80、60、40元,也几乎没试过全院满座。

           “广州的观众养不起我们。我们在家活不了,我们得外出谋生。”华哥说。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都市报,作者许晓蕾。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