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粤剧舞台不挂须,最紧要靓仔?

    发布时间:2015-11-20 作者:钟哲平 来源:新快报 点击:

    ■河北梆子《黄飞虎反五关》

    ■河北梆子《黄飞虎反五关》

    ■粤剧《黄飞虎反五关》

    ■粤剧《黄飞虎反五关》

    ■袁崇焕的京剧形象

    ■袁崇焕的京剧形象

    ■袁崇焕的粤剧形象

    ■袁崇焕的粤剧形象

    ■唐明皇的京剧形象

    ■唐明皇的京剧形象

    ■唐明皇的粤剧形象

    ■唐明皇的粤剧形象

     

           歌韵流转,霓裳飘舞,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果真是一场“醉·梨园”。由广州粤剧院红豆团青年演员主演的“醉·梨园——陈振江折子戏专场”日前在江南大戏院上演,剧目精彩,表演可圈可点。

           陈振江的压轴戏《黄飞虎反五关》唱做细腻而有气势,很耐看。

           与其他剧种不同,粤剧的黄飞虎形象基本是不挂须的。很多其他剧种中的老生、武生形象,在粤剧中都不挂须。曾有著名文武生演《二堂放子》不挂须,行家提出批评,而戏迷却挺喜欢。有人说,粤剧观众多师奶,师奶不喜欢靓仔挂须,把好看的脸蛋挡住了!

           虽是玩笑,倒也真实地反映了粤剧的审美特色。
     

    挂须和不挂须,反映不同的审美习惯

           《黄飞虎反五关》是传统剧目,很多剧种都有保留。京剧、豫剧、河北梆子,还有广东的西秦戏,常演此剧,而且黄飞虎都是挂须的。

    西秦戏国家级传承人吕维平介绍:“西秦戏中的黄飞虎,一直是武生或武老生演,都是挂黑须的。现在很多剧种的老生行当萎缩,能演气概大方的老生没有了,连唐明皇也用小生来演的,就不挂须了。但是在西秦戏里,文武老生一直都是挂须的。你想想,武成王儿子都有四个了,一个儿子还给神仙引到山上去学道。儿子都有十几岁了,怎么不挂须呢?”

    在《醉·梨园》专场中饰演黄飞虎的青年粤剧演员陈振江认为,这正是粤剧的审美特色。陈振江说:“京剧黄飞虎挂须,因为京剧的审美是以须生为主的。而粤剧观众的审美口味有点不一样,好像历来不喜欢文武生挂须。其实黄飞虎这个人物形象,从年龄来说是足以挂须的,而且应该挂比较有分量的须,几乎接近关公。但是在粤剧演出中,挂须不是主角,所以现在很多人演唐明皇都不挂须了。还有《一把存忠剑》,京剧是红脸做的,也挂真须,我们粤剧也是不挂的。这可能是粤剧比较特别的审美吧。”

    陈振江的师傅,国家一级演员、二度梅得主欧凯明饰演黄飞虎,也是不挂须的。欧凯明说:“这个戏我是学陈大卫先生的,黄飞虎这个角色在粤剧多不挂须。罗品超先生演此戏也没有挂须。这也是考虑粤剧观众的审美习惯吧。很多人物在不同的剧种,有不同的行当,可以是小生、武生或者老生,差别很大的。”
     

    早期粤剧行当多而不乱,排序严明

           欧凯明所说的,正是戏剧观众的构成对剧目发生影响的证明。

           罗家宝演袁崇焕不挂须,梁耀安演唐明皇不挂须,欧凯明演黄飞虎不挂须,粤剧观众就是喜欢,谁叫他们这般“靓仔”呢?

           没人挂须,须生就被边缘化了。

           《粤剧大辞典》的“须生”词条:“在早期粤剧十大行当中并无须生行当,此称谓由京剧传入,又称 ‘老生’。舞台上的中老年男子,大都是戏中的正面人物,挂须。粤剧行内按字面解释,凡在舞台上挂须的老年人,均称 ‘须生’或 ‘老生’。剧团实行 ‘六柱制’后,取消了正生行当的设置,而粤剧的武生一般只饰演会武艺的中老年男子,那么在文场戏中不会武艺的中老年男子就交由须生(或老生)去扮演。它实际上是将早期粤剧十大行当中的正生、公脚、总生等行当的表演职能统合起来。由此可见,粤剧须生(老生)这个行当的含义与京剧的须生有较大的不同。须生在当代粤剧团中,处于配演的地位,如扮演《赵子龙拦江截斗》中的乔国老,扮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中的八贤王等角色。”

           可见,“须生处于配演的地位”,在粤剧表演中已成事实。这就如陈振江所说,演须生,是当不了主角的。

           据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早期粤剧分十大行当: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粤剧行当不断细分,发展至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多达二十五种。分别是: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边、武生、式、打贴式、花旦、总生、什帅头、六分、打六分、拉扯、打拉扯、打武旦、五军虎、手下、堂旦、马旦。“早期粤剧行当虽然繁多,但是多而不乱,排列次序严明,先后不能调转逾越,故有 ‘朝廷论爵,戏班论位’的戏谚……各行当的分工也很严格,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所谓 ‘职份者当为’,互相不能逾越或庖代……各种行当的分工,并不是由任何演员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经历过一定时间的舞台实践以后,才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而确定下来的,这种行当的确定,戏行谓之 ‘归边’。”

    须功曾是粤剧的重要表演技艺

           如今被冷落的须发,曾经也是功夫所在。

           “须发功夫在粤剧的做工中也是有重要的地位。早期粤剧的须发表演颇为丰富,有用手指抛、弹、拨、搅、拈、捋、揽、捧、揉、吹、震等十种手法,也有用朝笏抛须,以扇拂须等技巧。这些技巧又要根据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心情的不同而灵活运用。成班老艺人常说 ‘黑须多拈,白须少拈’。这是在生活中长期观察的经验之谈。”(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

           早期粤剧武生是挂须的,“震翅”、“震须”、“震手”等动作,是表现武生激愤心情的基本技法。

           著名武生曾三多(1899—1964)年轻时,有一次在《六国大封相》中演公孙衍,坐车时大耍须功,捋须、挑须、绕须,花样百出,观众看得新奇,报以掌声。曾三多得意地回到后台,却被师傅喝骂:“公孙衍是一品大员,举止凝重,大方得体,你像傻子般乱耍须功,不符合角色身份,不从角色性格、气质出发卖弄技艺、博取噱头,艺德何在?” 曾三多虽然不该乱耍须功,但这也说明,以前的演员是以须功为荣的。
     

    行当模糊,靓仔还能走多远?

           摘掉胡须,就不用表演须功了,人也更“靓仔”了。然而这种行当模糊的面目,却引起了学者、评论家和老戏剧工作者的担忧。

           “当前的粤剧,重视的是文武生和花旦,其他行当人才缺乏技艺不突出,以致有人感慨粤剧现在已经从六柱退化为二柱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有几个相当重要。一是演员培养方式与以前大有不同。以前的艺人都是从小拜师学艺,或进科班,或进教戏馆,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练就过硬的功夫。现在,只有真正由国家或者地方经营的粤剧团,其演员是在戏校、艺校经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出来的……(而在那些)被承包的剧团,是不可能演出高难度的武戏,或者生旦之外行当的担纲戏的。二是自从省港班兴起之后,粤剧的欣赏趣味主要体现城市平民的口味,他们喜欢歌唱的成分多一点,喜欢爱情、伦理的题材多一点,所以文武生和花旦的地位更加突出,其他行当只能充当配角。三是行当与剧目的编写互相牵制。编剧根据行当的实际情况编写剧目,必然以生旦为主,或者双生双旦,而不可能编写以丑生、花脸、老生为主角的戏;反过来,这些行当因为没有机会得到锻炼,进一步萎缩。因此,粤剧的行当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困境。”(李计筹《粤剧与广府民俗》)

           所幸,如今粤剧界也渐渐意识到这种隐忧,从省市粤剧团青年演员近年参演的剧目、折子戏、技艺比赛等不难看出,青年演员渐渐开始恢复一些被冷落的行当,粤剧舞台又热闹起来了。

           这也是全国传统戏曲共同面对的问题。穆凡中先生在《析“先振兴武戏”》中指出:“长年在一生一旦 ‘狭窄的胡同里徘徊’ 这种现象,不独粤剧,黄梅戏、越剧、评剧,甚至京剧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这留待戏曲史家们去研究。我们只说这种模式产生的影响:一,显而易见戏码不够辉煌,多彩变成单调;二,剧目单调伴随着行当萎缩, ‘江湖十八本’中有九本是武生、小武、二花面的剧目,如今这几个行当多数变成无足轻重的 ‘甘草’——大小配角了。三,与当代观众审美要求脱节。”

           当代观众的审美不断发生变化,粤剧观众的构成也不再是“师奶”为主,渐渐培养出一些知识分子戏迷。如今不少美女喜欢“大叔控”,这是好事。什么时候粤剧也重新掀起“大叔控”的审美,就能走得更远了。
     



            本稿件转载自新快报,作者钟哲平。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