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团动态】深圳粤剧团转企探路“政府输血+自身造血”

    发布时间:2015-08-28 作者: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一对粤剧夫妻的小孩来到后台,立刻成了热点。何俊 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虽是地方戏种,但随着粤语华人的迁徙,被传唱到世界各地,有“Cantonese Opera”之称,影响深远。

      深圳是年轻的移民城市,但在粤剧传承和发扬上并不落后。1979年,在宝安县城乡活跃多年的“宝安县粤剧团”从民间剧团成为处级建制的事业单位“深圳市粤剧团”。

      深圳市粤剧团与特区同龄,随特区共成长。世纪之交,伴随着2000年6月的人事部等五部委宣布推行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作为试点单位的深圳市粤剧团开始经历改革的挑战和冲击;随后数年,深圳市粤剧团又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事业单位转企等几次革新。最终,成为企业的“深圳市粤剧团有限公司”,在政府扶持下,加强自身造血在市场上求得生存。“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很支持。”深圳市粤剧团团长倪健说,在几次改革的阵痛中,我们基本平稳,甚至能够在传统戏曲市场几近萎缩的情况下,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艺术精品的创作创新。目前,粤剧团正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对传统戏曲加大扶持力度。”

      2009年深圳粤剧团恢复演出。图为演出前演员在化装。资料图片

      诞生1.

      与特区同成长 广纳粤剧名伶

      粤剧又叫大戏,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新中国建立初期宝安县就成立了粤剧团,“文革”时由于剧团长期处于半瘫痪状态被撤销。1974年,宝安县文化宣传部门组建了宝安县粤剧队,后改名为宝安县粤剧团,1979年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深圳市粤剧团,这是深圳市第一个专业戏曲表演团体。

      倪健介绍,当时的深圳粤剧团,根据专业要求安排有近百名团员,在国内的戏剧专业团体里算是健全完整。

      与之相应的是,当时的市场条件不错。整个社会的娱乐文化不算丰富,互联网计算机刚露苗头,电视电影也才正在普及。无论是公益性质的演出还是市场化的演出,粤剧不缺叫好声。

      倪健回忆,特区刚刚成立的时候,深圳只有粤剧团一个文艺团体。连深圳交响乐团也是1982年才成立,当时深圳粤剧团非常辉煌,特区特殊的地位和优渥的工资待遇,使得粤剧团培养和网罗了冯刚毅、黎小玉、郑秋怡、黄伟坤、苏春梅等一大批粤剧精英。“几乎所有的粤剧人才都想来深圳发展,包括所有的广东、广西等粤语地区的大牌名伶。”

      两度摘得“中国戏曲梅花奖”的冯刚毅1965年进入粤剧团,从一个小学徒到一般演员,到剧团里的台柱子,最终做到闻名天下的粤剧艺术家。

      曾忆及当年:“上世纪80年代,粤剧在深圳可谓‘一统天下’,是必不可少的演出项目,特别过年过节看大戏,是许  多老深圳人的习惯。当时深圳市粤剧团“经营”得风生水起,备受瞩目,演出不断,多次赴中国香港和澳门、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在海内外都赢得较高声誉。”

      1989年,冯刚毅凭粤剧《风雪夜归人》中的魏连生一角,在粤剧界首摘中国戏剧梅花奖。但摘取梅花奖后,冯刚却辞职到深圳市小汽车出租公司租了一辆的士车,当上一名的士佬。

      当时正值“下海”大潮,的士司机的收入虽多,但冯刚毅依然眷念粤剧艺术。最终他回到粤剧团,2000年,冯刚毅扮演了由著名编剧刘云程创作的现代粤剧《驼哥的旗》中的“驼哥”一角,摘得“二度梅”。

      在倪健看来,2000年是深圳粤剧团发展的分水岭。“2000年开始到2015年算是一个阶段。2000年之后,整个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新的文化娱乐传播方式和内容,新的媒体,对粤剧产生极大的冲击,粤剧市场受到很大影响。”

      深圳粤剧团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变革2.

      转换身份走向市场

      社会巨变的同时,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第一次改革是2000年深圳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深圳粤剧团是试点单位。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改革找到了事业单位存在的问题,对岗位和薪酬进行了调整。”

      此次调整,深圳市粤剧团除团长由主管部门考核聘任外,其他全部职位都实行竞争上岗。当时还提出,今后剧团职位考核将每年进行一次,演员还将在全社会公开招聘,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使剧团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考核中有一些岗位不突出的、艺术水平不高的,都可以提前退休。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就是打破大锅饭,养事不养人。这实际上是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一个发展过程,应该说比较符合剧团实际情况。”

      “等了3年,终于改了。”对于此次改革,广东粤剧界名头响亮的女花旦、红线女艺术传人苏春梅曾对媒体表示,“主要是觉得现在的制度太不公平了,什么都凭资格。”据称当时月薪2800元的苏春梅,有时演出条件很艰苦,但是薪水却提不上去。

      2004年,粤剧团再次迎来改革。“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粤剧团当时要变成股份制,这次改革大概持续了近3年。但最终因为没有达到规定票数而没有继续下去。”

      倪建说,两次改革虽然厘清了脉络,但也损耗了人才。2006年的改革中,有近30人退休,团里艺术创作和表演方面的人才都有所欠缺。

      2006年,深圳市事业单位转企改革进行,粤剧团转换身份从事业单位变成文化企业。在经费方面,粤剧团延续了股份制改革的配套政策,财政供养经费持续到2009年。

      2009年,中宣部和文化部对全国文艺院团转企提供优惠政策。倪健介绍,“政策包括老人老办法,享受事业单位原来核拨的经费继续核拨;同时享受一些税收减免政策,以及在宣传文化基金扶持、政府的公共文化活动购买时有所倾斜。”

      转换身份后的“深圳市粤剧团有限公司”完全断奶,出发“闯市场。”

     深圳粤剧团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探路3.

      培养当家花旦“续断” 打造现代艺术精品求存

      改革创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粤剧团不仅创作并传承了《风雪夜归人》、《情系中英街》、《牌坊村新传》、《窗外有片红树林》等一批颇具影响力的现代戏,还不断推陈出新。

      2014年,粤剧团新排《杨六郎私下瓦桥关》、《新搜书院》、《隋宫十载菱花梦》3台业务戏,新排《盗草》、《剑合钗圆》、《刀马旦》、《杀四门》、《红鸾喜》5个折子戏,受到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了更好地让粤剧常规化演出,粤剧团在凤凰剧场启动“粤·show剧场驻场演出活动”,以新编经典粤剧为依托,固定在每周二晚以公益演出的形式让深圳市民、来深旅游的国内外朋友入场观看。此外,打磨修改的粤剧《雷雨》获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剧目二等奖。

      倪健说,改制之后,粤剧团的演出场次比以前更多,市场份额也没有减少,创作更是不断推新。

      “但光鲜背后的粤剧团,同时还面临着‘闯市场’的压力,资金和人才一度紧张。”倪健介绍,目前政府每年从宣传文化基金中给予490万元扶持资金。粤剧团也相应地承担演出任务,包括社会公益演出60场,文化交流演出20场等。此外,粤剧团每年还要创作5个折子戏及3台大戏。

      此外,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一年能为粤剧团带来将近140万元的收入;全年30场营业性演出,可以带来120万元的收入。

      “490万元资金的扶持标准是按照不超过2001—2003年度政府部门预算加权平均数509万元的原则制定的,考虑到10年来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和工资涨幅等因素,应该给予适当递增,或者通过非遗项目和人才保护给予专项经费扶持。”倪健说:“我们年支出至少1500万元,除去政府扶持、演出、老物业出租补贴等收入,现在每年的资金缺口在300万元左右。在政府补贴之外,我们也在提升自身造血能力。”

      倪健介绍,粤剧团的演职人员待遇不高,十几年没有涨过一分钱工资。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和留住人才就特别困难。

      历数粤剧团曾经的“名角儿”,大都退休或离开了剧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窘让剧团必须花大力气去培养新人。

      青年演员谭兰燕是新晋的花旦。当年为了来到深圳,她毅然放弃了湛江粤剧团的编制。在深圳粤剧团,她感觉“氛围非常好,前辈和师姐师兄们都非常照顾我。排练的时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都能直接指出来。”

      “老的演员走了之后,他们的戏我们要让年轻演员接过来。在保留精品剧目的同时,也磨练年轻人,以便实现新老交替。”倪健说。

      目前粤剧团主要担纲的基本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很多都在粤剧届崭露头角。2015年4月,文武生吴晓毅代表深圳首次获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艺术奖,花旦吴思明获得白玉兰戏剧配角奖。30岁就摘取“白玉兰”,引来戏剧界的一片惊叹声。此外,吴晓毅还和谭兰燕一起荣获“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华奖表演大奖”等荣誉。

      对于未来的发展,倪健表示,今后将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进行内部调整,“比如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的再次优化、薪酬调整、激励机制等方面我们进行调整,务必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找出更适合粤剧团发展的方向。”

      他同时也表示,希望政府能够针对粤剧团保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特性,加大扶持力度,解决粤剧团目前面临的经费不足的问题。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作者苏妮。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