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剧苑随笔】马师曾与罗品超艺术改革的启迪

    发布时间:2015-08-19 作者:潘邦榛 来源:中国粤剧网 点击:

            7月22日,在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的家乡——顺德容桂推出了一个大动作——由广东省曲艺家协会、广东粤剧院、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和容桂街道办事处联合主办的题为《马派雄起,戏曲纵横》的纪念马师曾诞辰115周年的系列活动,笔者应邀出席,参加了“马师曾戏曲艺术回顾暨容桂曲艺发展座谈会”,并作了发言,还于当晚观看了马师曾戏曲艺术回顾欣赏晚会(由广东粤剧院多位名家与容桂青少年曲艺团共同演出),得益匪浅。
            到8月初,笔者又有机会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品超的两位朋友及与罗品超多年合作的广东粤剧院的粤乐名宿黄壮谋交谈,话题自然离不开罗品超精湛的表演艺术,并提升到近期看过一些新的粤剧演出,大家颇有感触,都认为不少老前辈对于粤剧的传承和改革的经验十分值得回味,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地学习。


    马师曾剧照
            先说马师曾。
            在容桂召开的座谈会上,马师曾之子,香港著名军事评论员马鼎盛就专门从香港赶来赴会,他既谈到马师曾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又强调马师曾锐意改革粤剧取得的重大成就。他指出马师曾在音乐、表演、布景等方面作出的改革,比如吸收兄弟剧种和电影、话剧等的长处,丰富了粤剧艺术;他谈到马师曾创建的“马派”艺术,其表演既要有程式,又不被原来的程式所束缚,作了许多新的创造,这在《苦凤莺怜》等剧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哪怕是《苦》剧中一段“我姓余”的中板也是很好的例子。马鼎盛特别指出,马师曾人生阅历丰富,“越受挫折越振奋,激情越饱满,十分重视自己的文化修养,素质不断提高,因而取得成功。所以,今天我们要学习和传承的,不仅仅是马师曾的艺术,更要学习他的精神、情怀和品格!”


    马师曾剧照
     
            笔者在会上的发言,也重点谈及马师曾是在认真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勇于改革创新的,“他既是个演技精湛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个才华横溢的编剧家,”他主演的戏有上百个都是由他亲手编创的,他以丰富的艺术手段,多种的改革创新,塑造了舞台上古今中外的众多人物形象,令人难忘。笔者也提到马师曾在改革中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在1960年发表的《关于戏曲艺术革新的发言》一文中就作过回顾,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时他作过一些创新,“多半从形式着眼,没有很好地尊重粤剧的传统艺术”,后来他进行了总结,又注意学习和研究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名家的经验,成了勇于粤剧革新的先驱。
            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麦玉清在发言中说到马师曾是广东粤剧院的首任院长,是岭南戏曲的杰出代表,她深切表达了对马师曾无比的崇敬之情,“留得梨园一代名,海南天北遍歌声”,她强调了马院长创建的“马派”艺术和“马腔”十分珍贵,对粤剧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大的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作为后辈的,必须大力地认真地去传承和弘扬,使我们的粤剧艺术改革紧跟时代前进,夺取更大的成绩。


    罗品超剧照
            再说罗品超。
            在交谈中,罗品超的朋友说罗品超生前给他们传授粤剧艺术表演时,很强调传统的重要性,指出“现在的年青一代要多学传统,革新要从传统这个基础上进行,没有传统,你从哪个基础去革新呢?”笔者提到在十多年前由省文化厅、省剧协等单位主办罗品超的“表演、唱腔艺术研讨会”时,罗品超就明确表示:“我这一辈子演戏,就是从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变化、革新、创造的。”他也主张根据需要吸收兄弟剧种等各方面的长处,但同时指出,粤剧姓“粤”,不姓“京”,不姓“川”,也不姓“越”;吸收京剧的好东西时要“京为粤用”,不能“粤为京化”,丢失粤剧自己的艺术特色。
            大家在回顾罗品超继承传统、大胆改革的情况时,说到了很多例子,如演现代剧《红花岗》时,他主演的人物张胜是人力车工人,广州工人赤卫军的中队长,在“就义”一场,他特意运用了传统粤剧中的“骂奸”排场,稍作新的设计,在慷慨激昂地唱到[中板]几句,尤其是“红旗插上白云端”的时候,手中似有红旗高举,载歌载舞,就使这个场面动人心魄,而张胜在剧中的一些表演动作(包括拉人力车)则是从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所演的《徐策跑城》中获取借鉴而设计出来的。

    罗品超剧照
     
            黄壮谋参与过罗品超主演的几个戏的音乐和唱腔设计,在这方面也有实例,尤其是《五郎救弟》这出名剧,本是清末民初的名小武东生的首本戏,罗品超拿过重演,就感到其中大段的[二黄]过于呆板平淡,便与黄商议,在基本调式不变的前提下,在旋律、节奏、唱法等多方面作了若干改动,个别地方甚至破了格(如唱到杨三郎“他被马踩”这句时,突然唱散,并抛高音,加强了力度),又活用了传统专腔“回龙腔”,(如唱到杨玉郎一段,就并非纯为激昂的唱法,加入了“哭相思”的素材,成为“哭腔回龙”,另具特色)。这一来,就使整段唱富于变化,将杨家各人的不同遭遇、不同感情表达得不一般化,效果鲜明,而又同时保留了浓郁的粤味,听众既受到感染,同时又听得十分过瘾。
            从罗品超的经验谈起,大家提到,其实很多善于进行艺术改革的粤剧前辈都是这样做的,除了马师曾外、薛觉先、红线女、桂名扬乃至罗家宝等,都从粤剧艺术的多方面创造了许多经验,大胆改革创新,但“改来改去都姓粤”——今天我们进行的粤剧改革应该而且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