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与评述 >

    【热点资讯】粤剧红船明年起航 诉说广府故事

    发布时间:2015-07-14 作者:张西陆 穗府信 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

    《船说》新闻发布会上,梅花奖演员吴非凡献唱经典粤剧片段。肖雄 摄

    弘扬粤剧艺术,打造广州名片。李细华 摄

      粤剧红船是广州市委市政府振兴粤剧、探索发展文化旅游的重点项目。记者8日从红船项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初,粤剧红船作为珠江上最大规模的游船,将于2016年初正式起航运营。它将满载着广州故事和红船传说,带来每晚两场具有粤剧元素、岭南元素巧妙渗透与融入的精彩演出《船说》。


      背景

      粤剧红船项目缘起市政协提议

      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政协副主席贡儿珍介绍,粤剧是广州的本土艺术和岭南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多年来粤剧艺术的挖掘、保护和弘扬不尽如人意。近几年,全国各地旅游剧场蓬勃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剧目不断面世,广州却始终没有一间有特色的旅游剧场和一台成功的文化旅游演出剧目。2013年12月8日,粤剧大师红线女逝世,更引发社会各界对后红线女时代粤剧艺术前途和命运的强烈关注。根据市政协委员的提议,2014年初,市政协经过对全国戏曲市场和旅游剧场的反复调研和考察,提出了主席会议建议案—《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并重点提请市委市政府打造一艘“粤剧红船”,建造一个“流动的旅游剧场”,以此缅怀红线女老师,弘扬粤剧艺术,发展旅游文化,打造广州名片。

      据悉,建议案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牵头成立了广州市振兴粤剧领导小组,并担任组长,在振兴粤剧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还设立了红船协调小组,专门推动打造粤剧红船工作。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也非常关心红船项目,并在市政协打造粤剧红船等文化品牌项目的报告做了专题调研的批示。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粤剧红船项目目前已完成了项目研究、团队组建、创意策划、船舶设计和码头规划,启动了船舶建造。这意味着,一艘满载着广州故事和红船传说的游船,即将起航。

      目标

      一举擦亮粤剧及珠江名片


      红船本是粤剧的象征。在清末民初粤剧最繁盛的年代,粤剧就是靠着一艘艘红船,游走于珠三角水网地带,向四乡八邻传播粤剧的。所以,京剧等北方戏曲人称“梨园弟子”,粤剧人则称“红船弟子”,蜚声海内外。

      据了解,此次广州打造粤剧红船,以《船说》为主题,以“看广州故事,听红船传说”为口号,就是要用一艘特制的游船,通过一场奇妙的演出,带领观众体验一段神奇的粤剧人生,品味广州的历史与今天,擦亮“粤剧”和“珠江”名片,打造广州的文化品牌,吸引中外宾客,传说广州故事,传播岭南文化,提升广州的文化品位,增强广州的凝聚力和辐射力,助推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演出

      拟每晚两场时长35分钟


      根据市政规划,粤剧红船码头已选址珠江新城的原南方面粉厂码头地块,此地将结合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面粉厂工业文化遗产,结合岭南传统文化和时尚创意文化,结合游船的演出,建设一个红船码头。

      按照计划,这艘崭新的珠江游船将于2016年初正式起航运营,从红船码头出发,沿着珠江主航道,途经珠江最密集绚丽的历史和现代文化景点,从天字码头返回,航程约70分钟。其中,表演时长约35分钟,观众自由观赏珠江两岸风光35分钟。游船设计载客300人,其中观众200多人,初期计划每晚演出两场。白天可做高端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各种会展、婚庆、品牌发布等高品位的服务。票价方面,将是市民可以接受的中高端价位。

      《船说》的具体故事和表演究竟将如何演绎?总导演邢时表示,具体细节将7月下旬揭开神秘面纱—绝对是一种全新的演绎方式。

      邢时苗表示,《船说》剧本为最新创作,讲述的是100年前的戏剧人生,一个戏班子在一艘船上,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坎坷的生活和经历,以及这个戏班子在广府文化包容下产生的一些裂变和反应。据透露,现在已形成初稿,还需要2个多月打磨。短期不会更换剧目,只会不断改进。

      “不管你是否喜欢粤剧,也不管你是否喜欢文艺,《船说》里一定有你喜欢的东西。”邢时苗表示,它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全新的、集现有珠江游船、旅游剧场、剧院表演、情景体验于一体、富有粤剧和岭南特色的优质旅游文化品牌。在《船说》的创造过程中,坚持五个独创性:粤剧表演形态的独创、戏剧观赏形态的独创、戏剧舞美空间的独创、珠江夜游形态的独创、国内旅游剧场表演形态的独创。他相信,市民在观看了《船说》后,能有愉悦的体验,能为广府文化感到骄傲。演出团队现已开始招募,在演出中,游客本身也可能是演出中的一员,而粤剧界的名角或许也会来客串演出。

      创新

      探索一条艺术与市场结合之路

      为了粤剧红船项目的可持续运营和长远发展,红船项目确立了“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的原则,创新运作模式,大胆探索一条艺术与市场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道路。经过反复考察和协商,珠江投资集团愿意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尝试与政府合作,投资与经营公共文化项目,探索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径,红船项目最终确定由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运营。珠江投资集团为此成立了广州珠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运营该游船项目。

      各方冀望

      倪惠英:期待《船说》能成特色文化品牌


      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广州市文联副主席倪惠英表示:“红船项目组拿出了敢吃螃蟹的胆识和气魄,完全是为一艘船量身定做了一台特别的演出,又为一台特别的演出量身定做了一艘特别的船,打造一个水上的、流动的旅游剧场,完全不是我们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在一艘船上演现成的粤剧而已,很有创意。”她相信这样做一定能吸引观众,她也很期待《船说》能成为广州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经典案例。对于红船的企业投资、市场化运营模式,倪惠英也表示赞赏。她指出,国家现在非常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投资文化产业,但是国内在这个方面探索太少了,“红船模式”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苏志佳:不成佳话就成笑话,相信一定会成功

      《船说》的缘起,是广州市政协根据市政协委员的提议,提出的主席会议建议案《关于进一步振兴粤剧的建议》。因此,市政协便成了这一项目重要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对《船说》有一句名言:不成佳话,就成笑话。

      苏志佳解释说,粤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而广州是粤剧的老家和大本营,如果《船说》不成功,那就是一个笑话;如果成功了,就会成为一个流传甚远的佳话。但苏志佳相信,《船说》一定会取得成功。谈及将这样一个标志性的文化项目推向市场,苏志佳表示,《船说》这个项目前期是通过大量市场调查的,并不是拍脑袋的决定。一开始大家觉得这样一个项目走市场很难,但是在主创团队的努力下,现在方方面面初具雏形,大家对这个项目也越来越有信心。

      揭密

      《船说》汇集了多少传说?故事感人肺腑 主创团队很牛


      《船说》是广州市倾力打造的岭南文化标志性项目、粤剧旅游代表之作,这部倾注了方方面面心血的“大戏”到底会有多精彩,从主创团队的分量就可见一斑。

      担任《船说》总体创意和编剧的何继青是广州市政协秘书长,国家一级作家。何继青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是著名的军旅作家,其后作为电视剧《和平年代》、《惊涛》等作品的编剧和制作人成就了广东地区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为了创作《船说》,何继青重拾搁置了10年的笔,写剧本做文案。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在看了《船说》的剧本后说:“何继青不愧为大家,我不懂艺术,但是《船说》的故事觉得非常感动!”

      广州珠江控股文化公司总经理、原广州市文广新局总工程师黄南冰是《船说》的执行负责人。为了《船说》,今年50岁出头的黄南冰放弃了副局级的职位,提前退休,去项目投资方珠投集团做一名不拿年薪的文化志愿者。

      《船说》总导演邢时苗是一位从浙江温州来到广州的“新客家人”,前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团长。舞美设计高广健是国内最优秀的舞美设计师之一,曾经和张艺谋合作在太庙创作歌剧《图兰朵》,一个月前,他在布拉格拿了国际舞美展的金奖。《船说》舞台机械和装置总设计师阮小华是国内舞台装置设计界的大腕,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火炬塔和水舞台就出自他手。

      “红船”究竟长什么样?岭南特色浓郁 不设粤剧舞台

      水上船上,原本是粤剧主要的表演舞台。粤剧演员自称“红船子弟”,就是因为当年粤剧靠着一艘艘红船游走于珠三角水网地带,向四里八乡传播粤剧。不过在船上听粤剧的传统毕竟中断多年,所以“红船”成为《船说》的一大噱头。
    记者了解到,《船说》的载体“红船”由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广州凯力船艇公司建造。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院长巨锦表示,他们曾经设计过很多大型军舰和特种船只,“红船”是一艘超常规的游船,设计过程中出了很多稿,现在基本方向已经确定了,这将是一艘非常精美、充满岭南特色的游船。

      《船说》总导演邢时苗透露,该艘游船届时将是广州珠江段最大的一艘游船,它将设两层,设计载客300人,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粤剧表演舞台。

     


            本稿件转载自南方日报,作者为张西陆 穗府信。仅作传递资讯之用,本网站不对其稿件负任何责任。